•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名胜|藏在老黄中校园里的千年古迹

来源: 编辑:樊锦华 2024-01-11 10:58:38 查看数:0

古镇黄桥,人杰地灵。小小的土地上遍布着多少文物古迹,何氏宗祠、宋顾孝子亭、牛皋洗马池、将军府、御史府……

由此说道老黄桥中学里曾有个“洗马池”,不知戳中多少老黄中学子的记忆。

牛皋洗马池

民族英雄岳飞奉旨抗金,从广德移兵泰州。由于黄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故令大将牛皋到黄桥筹办火药火器,以备攻敌。

一天,牛皋率数骑在黄桥东北角一带观察地形,见有一藕池,碧波荡漾,红花绿荷,蜂飞蝶舞,阵阵清香,沁人肺腑,不禁放声赞道:“好一片藕池”!于是,跳下龙驹,亲自在藕池里洗马。洗毕,又立在池畔尝花阅景,久久不舍离去。后人为纪念这段历史,将池塘改名为“牛皋洗马池”。

光绪十二年,晚清举人朱铭盘游此,赋诗一首“衰草茫茫古战场,将军洗马留池塘,曾随金牌十二召,不把雄心负岳王”,以凭吊牛皋大将。

藕池岸

说起洗马池的地理位置,就在老黄桥中学校园东南角(现为小区),曾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沟与南面的藕花池相连,因为岳飞部下牛皋大将于此处池塘中洗过马,才使这个原本没有名字的水洼有了“洗马池”的称谓。

藕花池,位于现黄桥小学路东面菜场处,原为永丰桥东的一处池塘,长有百米,宽在四米左右。其名出自此处夏日时的满池荷花。据当地老者讲,此处的荷花因与洗马池的荷花紧紧相连,故而这两池四周地段才被人称之为藕池岸。

1996年,黄桥中学在池塘旁建亭立碑,上镌“抗金英雄牛皋洗马处”和岳飞《满江红》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洗马池占地1714平方米,碑亭占地30平方米,碑高1.7米。

千年过去了,这里的池水依旧是那么清澈,池边的杨柳依旧是那么轻柔,这平静的池水蓄积了太多的历史。不必说牛将军的冲天豪气和神勇威武,也不必说抗金英雄们的碧血丹心和英勇忠愤;就是那些和将士们一起驰骋沙场、出生入死的马匹,和那曾经让英雄和马匹精神振奋的清甜爽口的河水,也足够让你体味历史的博大与深邃了。英雄创造了历史,承载历史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南宋抗金名将 牛皋

再向大家介绍下这名英勇神武的牛将军。在岳飞帐下的将士们当中,他是最出名的一个。

牛皋(1087-1147),字伯远,汝州鲁山人(今属河南)。出身射士(弓箭手),后跟随岳飞抗金,成为岳飞部将。牛皋在民间的知名度很高,传说他是赵公明坐下黑虎转世,民间还有“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的说法。

岳飞任通泰镇抚使,牛皋领兵驻守黄桥,大营扎在黄桥西街定慧寺旁。牛皋在黄桥并没有驻扎多长时间,但留下了五处遗存:藕池岸的洗马池、驻扎地的旗杆、牛皋坟、藏兵洞、牛皋亭。

洗马池在镇东北角,池在老黄中校园内(今为小区)。

牛皋旗杆,解放后尚树在赵家香店旁巷中,直径约10厘米,通体灰色。公社化时扩展粮管所,被送到泰兴公园保管。

牛皋坟,为传说。1957年造分黄公路需碎砖,建筑工人王步城寻找碉堡脚子时发现石板墓,因疑是牛皋坟而未敢挖掘,上级指示揭掉石板看后再为决定。墓穴为城砖砌成的日字形双穴墓,棺已朽成灰,无骸骨、无墓志,只墓角上有一宋代花瓶,墓底铺有10厘米厚松香,不能确定墓主人的身份。

藏兵洞,在封家园原烟酒批发部房屋下,1951年建工人宿舍时被扒开,因传说是牛皋挖的地道,通到很远的地方,里面可能有大蛇做窠,故没有人敢下去探秘。

牛皋亭,系伪37师师长丁聚堂建造。后被拆。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唯有遗迹尚存,诉说着那段可悲可泣的历史,恍惚间好似看到龙驹甩去最后一颗水珠,藕池岸又驮起将军,驰入历史的烟云……

来源:襟江文旅

编辑:樊锦华

责编:康希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