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记忆|泰州三大望族之一——“夏半街”

来源: 编辑:樊锦华 2024-01-12 10:42:53 查看数:0

在泰州,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对卢、俞、夏三大名门望族,都耳熟能详。这三大家族的祖先均来自苏州,卢氏和俞氏迁移于明朝永乐年间;而夏氏则于清朝顺治年间迁入——泰州三大家族的渊源,几乎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阊门移民史。泰州夏氏的始迁祖为夏日旺,由苏州阊门迁泰州北关外东大街。

夏日旺曾在泰州为官。泰州市气象局原高级工程师夏道球是夏日旺的第十世孙。夏道球说,夏氏在泰原有几十户,大多居住在东大街(东进东路)及其附近里弄内,当时的东大街有“夏半街”之称。夏氏部分后人现散居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地,目前住在泰州的仅10户左右。

夏日旺的第九世孙夏勤则是民国时期泰州人中任职最高的官员——民国最高法院院长。夏勤(1892—1950),原名夏惟勤,字敬民,一字竞民,泰州人。夏勤出生后未满周岁父亲去世,由长兄惟默抚养与培养。因国学基础较好,16岁考入北京国立京师法政大学堂。在校成绩优异,深得学堂总教习江庸、教习汪有龄、大理院院长余棨昌的赏识。20岁东渡,入日本中央大学深造,毕业后又在东京帝国大学刑事法学研究室专政刑法。1917年回国后,任京师地方检察厅检察官,后历任高等审判厅庭长、大理院推事、总检察厅检察官、首席检察官。1927年8月,夏勤任国民政府法制局编审,次年又任最高法院刑二庭庭长、法官惩戒委员会委员。1932年后任司法院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抗战后夏勤随国民政府转移重庆,1938年调任司法行政部常务次长。自1941年起,任司法官考试典试委员。1945年2月,任最高法院院长兼刑庭庭长。

夏勤在东京读书时,曾与中国共产党创始者之一的李大钊同学,又同住一个宿舍,两人相处得很好,因而夏勤也受到了民主思想的熏陶。夏勤在从事司法工作后,一直主张并实行司法独立、依法办案和司法不受外来干涉的原则。夏勤虽参加过国民党,但他只是一个普通党员。他对学法、执法,倡导以法治国,强调法制尊严,从不参加派系斗争,大体保持法官的本来面目。

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鉴于全国军民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不得不惩办汉奸。蒋介石把几个大汉奸如陈公博、褚民谊、缪斌等关押在苏州江苏高等法院受审,结果陈公博等均被判死刑,并立即执行,却将周佛海指定由南京最高法院审理。蒋介石当时扬言周佛因在日本投降后对保护敌伪财产、收编伪军、维持治安、协助中央接收有功,可从轻发落,免叛死刑。实际上在周佛海参加伪组织时与蒋介石有密约,是在实行蒋的“曲线救国”政策。据当年审讯周佛海的消息报道称,周佛海的老婆说过,蒋介石有亲笔信在其手中(放在瑞士银行里)。如果判周死刑,她立即向世界公布。蒋有意将周佛海单独关押在南京处理,但他又不便直接干预司法,于是找出司法院院长居正、司法行政部部长谢冠生来与夏勤商讨。

夏勤一面与之周旋搪塞,一面跟院内负责周案的两个庭长讨论,认为:判周死刑,是法院按法律办事的原则,如果总统有意宽赦,那是总统的职权。加之当时谣传,说周的老婆用金钱买通法院。夏勤说,如果我们不能判周死刑,难逃国人的舆论。所以结果还是判周死刑。判决以后,周佛海妻子杨淑慧去求蒋介石,蒋介石减为无期徒刑,后周佛海病死狱中。夏勤能不屈服权势压制,依法惩奸,可称难能可贵。

1948年4月间,夏勤没有按照蒋介石的指示,组建专门对付共产党人的“特种刑庭”,不久,蒋即派军统特务调查夏勤在泰州的产业,企图罗织罪名。夏勤获悉后,主动呈请辞职,当即被免去最高法院院长职务。次年三月,李宗仁任总统时,重新被任命为司法大法官。

夏勤的次子夏道泰曾任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远东法律部主任;三子夏道师为美宇航员,曾载入《国际名人词典》。夏勤的哥哥夏惟默曾任国立法政大学教授。夏惟默的长子夏道隆国立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后,任苏俄新西比利亚中国总领事馆参事,后转任扬州等地方检察处任首席检察官等职。次子夏道成,国立暨南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后为美国东南麻省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近代史博士。夏勤的堂弟夏惟上毕业于朝阳大学,先后任辽宁、青岛、台北等地高级法院首席检察官。夏惟上的父亲则为精神学士、哲学学士、医药博士。

夏勤的后辈夏道行兄弟三人均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目前,定居美国。夏道行,国际知名的数学家,专于函数论、泛函分析与数学物理,在算子理论、线性拓扑代数理论及广义函数理论等研究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并独创“夏道行函数”。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夏氏家族的辉煌,很大程度上与一位杰出的女性有关——夏勤的生母。夏母生有四子一女。夏勤的父亲去世时,夏勤的长兄13岁,夏勤仅8个月。夏母“事无巨细,必躬任之,其勤劳艰苦非人所堪”。

民国24年,夏母去世后,夏勤等兄弟四人书《先妣行述》:“儿时罔知力学(不知道好好学习),每嬉戏或有失(每当玩耍或犯下错误),先妣必苦口告诫,甚至流涕,而未忍加以挞楚(鞭打)……”夏母下葬当天,包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等人在内的一批高级官员,亲自到泰州吊唁。林森为夏母写了一首挽诗,赞她“淑慎温恭,蔚为女宗”。

来源:乡风儒语

编辑:樊锦华

责编:康希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