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靖江最早的中药铺,药草飘香的“时光印记”…
靖江最早的中药铺,你知道在哪儿吗?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创办的周松芝中药店,是季家市乃至靖江县,开办最早的一爿中药铺。
周松芝中药店,堂号松芝堂,位于季市镇西街6号,西邻水巷。历经数代人的悉心经营,周松芝中药店店铺,由原先的2间扩展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前后两进。店铺坐北朝南,前屋5间沿街面东西走向,青砖实木结构;后屋3间,西山墙与前屋平齐,南墙与前屋北墙贯通,系阁楼结构。
前屋5间为店面,东面3间为营业厅,朝南朝西分别置放着L型半人高柜台,柜台上不时传来“咚咚啪、咚咚啪”铜臼杵捣药声,悦耳动听;沿东山墙及北墙排列有一人多高的抽屉式药橱,上方有两层装有名贵药材的青花瓷药罐。西面第一间为账房及候诊室(系典租张家),第二间为大堂,中间摆有雕花八仙桌。有坐堂老先生为病家问诊开方。后屋3间,上方为阁楼,下方为中药炮制区及库房,有熬制膏方的炉灶、紫铜锅,有制作药丸的匾子、筛子。
西北角设有碾槽,药师碾技娴熟,身如轻燕凌空飞舞。有腰门通向水巷,方便北面江河船运药材进库。库房有成排的木质货架,堆放着盛装药材的蒲包,浓浓药香沁人心脾。最北端有木梯通向阁楼,上有宿舍及库房,朝南有排窗,外挑晒台,用作药材晾晒。前屋大堂临街门檐下悬挂有木质红底烫金横匾,上书“松芝堂”3个苍劲醒目的金色大字。
周松芝中药店店面阔绰气派,药材货真价实因而生意兴隆,在靖泰如三县十里八乡颇有名气。周镕甫为周松芝中药店第四代传人。周镕甫,名周铸,字镕甫,精读药书,深通医术,亦医亦药,为药店的长足发展呕心沥血,43岁那年不幸染上中风,病程三年,于1939年早逝,年仅46岁。后由遗孀韩长进将早年送至镇江学中药的长子周昭光召回,接替其父掌管药店。韩长进虽为家庭主妇,却有着不一般的格局,她为人宽厚、乐善好施,辅佐长子周昭光、次子周昭华打理店务,鼓励三子周昭祯读书深造。她善待店员,赈济病号,被街坊四邻尊称为药店奶奶。
第五代掌门人周昭光秉承父亲遗训,精明能干,善于用人,重金聘请行家潘国华(中共地下党员,后任沙洲商业局股级干部)为副经理,统管店内业务。店员人数亦增至六七人,其中有后任南京农业银行行长的王鑫、有后在季市商业系统从事文秘工作的张必昌,有在周松芝中药店工作了60年的老先生端利昌(泰兴镰刀港人),还有张朋进、李伯雄、袁恕忠等。店员队伍素质高、业务精,一手握着细小的戥杆秤,一手到抽屉里抓药,其准确程度堪称“一抓准”,一张药方数贴药包分配得几无误差。药店常年为客户加工丸、散、膏、丹四大中成药及杂口药,为茶食店加工消胀健脾、老少皆宜的八珍糕,批零兼营,客商遍及大江南北。周松芝中药店生意红火,久负盛名,一直是季家市药业的头块牌子。
1956年对私改造运动中,成立公私合营国营药店,周昭光为私方主任,周松芝中药店营运生涯被终止。1958年国营药店划归季市供销商业合作社管理。“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松芝堂金字招牌被造反派当街销毁。后国家实行医药合一,药店体制下放,划归季市地段医院管理,成为医院的中药配方部,周昭光任医院副院长,分管中西药房。1983年,国家落实政策,退还周松芝中药店股金及利息5569.53元。嗣后,周松芝中药店原店面成为医院职工宿舍,3间阁楼因年久失修渐成危房而被拆除,现仅剩沿街5间店面。
令人欣慰的是,2019年12月,靖江市人民政府将周松芝中药店公布为“靖江市历史建筑”,季市镇人民政府将周松芝中药店现址列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此向后人讲述周松芝中药店百余年悬壶济世、守正经营的传奇故事……
来源:靖江文体旅游
编辑:樊锦华
责编:康希
审核:吴军
- 记忆|泰州三大望族之三——“南北卢”2024-01-12
- 记忆|泰州三大望族之二——“俞风流”2024-01-12
- 记忆|泰州三大望族之一——“夏半街”2024-01-12
- 人文|消失的宁乡巡检司2024-01-11
- 名胜|藏在老黄中校园里的千年古迹2024-01-11
- 记忆|老泰州市的寺庙:九大丛林今何在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