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泰州三大望族之三——“南北卢”
清光绪《泰州志》载:“邑卢有南北之分,居城南者曰南卢,居城北者曰北卢……”卢氏是明朝永乐元年从苏州迁入的,他的始祖是进士卢千驷。卢氏抵泰之初,在原绰子塆(现泰州市区南门高桥东南)垦荒。后又经商。家族日渐繁茂后,部分成员就迁到了稻河西侧的新华巷(旧称肖家巷),所以,泰州卢氏家族就出现了南北两支。
泰州退休教师卢迈千的祖父卢求古,在光绪《泰州志》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官知府,有政声”,卢求古为官于“甘肃不毛之地”。卢氏后裔卢止庵是民国时期泰州知名乡绅,他热衷慈善,曾任泰州救济院院长。在陈毅与李明扬谈判期间,卢止庵曾与陆小波、吴云山等人会见陈毅,一起谈古论今。
中国四大琴师之一的卢文勤属于“北卢”,卢文勤从小痴迷拉琴,由于父母反对,他竟然偷偷摸摸在被窝里拉。上世纪30年代,卢文勤加入了泰州阳春雅吟社,与支振声、储晓梅等京剧名票经常活动于中山公园(位于今中山纪念塔址)的花厅中。40年代后期,卢文勤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他不得不离开泰州活跃的京剧温床,读的又是理工科的书,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幼沉迷的京剧。
一次学校组织联欢活动,让同在该校读书的梅兰芳之子梅葆琛来一段京剧,梅葆琛说,没有琴师伴奏很难唱好,学校想到常在宿舍里拉京胡的卢文勤,就把他叫来了。一曲过后,同是爱好京胡,并随著名琴师王少卿学琴的梅葆琛深感其技艺不凡,便把卢文勤介绍给父亲认识。卢文勤灵活纤巧的琴技深得梅兰芳的赏识,梅兰芳又将卢文勤推荐给他的琴师王少卿。1948年,卢文勤正式拜王少卿为师,成了王少卿的入室弟子。从此,卢文勤与梅兰芳有了密切的交往。
1948年秋,梅兰芳进入了他的演出季,但王少卿却在这当口生病了。卢文勤受梅兰芳安排,进入梅兰芳演剧的伴奏乐队,专门为梅兰芳操琴。从此有了“梅兰芳唱戏,卢文勤伴琴”的赞誉。梅练唱,他拉琴伴奏。由此,他从物理专业走上了声乐理论研究的道路,后来,被誉为“中国戏曲声乐研究开拓者”。卢文勤曾任上海戏曲学校教授、中国音协戏曲声乐研究会会长。他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发声,成就了梅派青衣的代表性人物史依弘等。
来源:乡风儒语
编辑:樊锦华
责编:康希
审核:吴军
- 文化|中共兴化县委成立旧址2024-01-14
- 民俗|兴化风情:做团划糕腊月天2024-01-14
- 文化|老泰州市的桥:凤城河上的桥2024-01-14
- 聚焦|《靖江年鉴(2022)》获全国奖项2024-01-13
- 喜报|《小虫子》入选两大年度好书榜单2024-01-13
- 文化|泰州归来尤崇儒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