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阳光存折”为推动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光伏发电和农业种植的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在泰州市海陵区罡杨镇纯垛村,光伏产业的发展让村民手中多了一张“阳光存折”,种植户陆志祥利用光伏板下土地资源,种植了200亩韭菜,形成“一地两用”的光伏农业循环模式,带动整体产值提升及农民增收,为推动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走进纯垛村光伏韭菜种植基地,极目远眺,一块块光伏板像鱼鳞一样整齐排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光伏板下,修剪整齐的韭菜郁郁葱葱,构成一幅别样的图景,几名工人正低着头、弯着身子给韭菜除杂草。得益于光伏板的庇护,这里的韭菜长势喜人,受到了周边城市居民的喜爱。然而以前,这里却是一大片闲置的土地。泰州市泽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陆志祥表示:“这边光伏板下面的都是荒着的,觉得太可惜了,然后我咨询了村民,这里租金还是相对便宜一些,只有一般农田的1/3左右,比较适合种植一些不是特别需要光照的作物。”
就这样,在2019年12月,陆志祥租了50亩地,尝试着在光伏板下种植韭菜,在经历无数次试验和失败后,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种植方法。如今,200亩的韭菜基地逐渐建立起来,种植的韭菜香也越飘越远。俗话说,“五月六月烂韭菜”,但在高温月份,这里的韭菜依然长得鲜嫩挺拔、“韭”香扑鼻。陆志祥说:“我们江苏夏天的温度还是很高的,经常可以达到35度以上,韭菜的最适宜温度是25度左右,刚好光伏太阳能板能够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避免了高温导致韭菜停止生长和暴晒的现象,在夏季,韭菜每茬能够达到亩产3000斤以上,比同期其他的大田韭菜产量要高50%以上。”
除了优越的生长环境,所施的化肥也极其讲究。据悉,这里的有机肥全部是采取畜禽粪便资源化的循环利用,既减少了有效资源的浪费,又避免了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用了有机肥的土地,不仅口味好,产量高,而且防病能力强。得益于此,这里的韭菜年产量能达到200多万斤,同时也带动当地近50名村民的就业。纯垛村村民冯森说:“以前在外面打工,现在在这做工,离家近,工作比以前轻松一些,薪资比以前也高一些。”
光伏板下韭菜香。空中光伏发电,地上农业种植,这种向空间要效益的模式在纯垛村做出了效果,在这里,土地在光伏与农业间有了合理安放,实现一光多用、一地多收。陆志祥说:“目前光伏用地利用率大概有百分之七十,余下30%,我想在今后规划一下,散养一批土鸡,同时创建自己的品牌,提供更多优质绿色的农产品到市场上。”
编辑:陆楚媛
责编:悦鸣
审核:戚翔 闻栋
- 江苏泗洪上塘镇垫湖村:小村纪念馆装满45年改革故事2023-12-01
- 江苏无锡:公园与商业“双向奔赴”,激活城市发展新潜能2023-12-01
- 江苏扬州:重塑全域旅游 打造大运河旅游 “新明珠”2023-12-01
- 江苏南京:架起“金融鹊桥”,促成“双向奔赴”2023-12-01
- 常州钟楼:老旧小区“微改造”,点亮民生“小确幸”2023-12-01
- 唱响“三个不相信”城市精神特质,原创音乐舞台剧《英雄杨根思》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