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节气|大冬大似年,小冬不值钱

来源: 编辑:樊锦华 2023-12-22 11:50:30 查看数:0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兴化这个地方有“大冬大似年,小冬不值钱”的说法,这里的大冬即冬至,方言统称“过冬”,也是指冬至,小冬称过冬烧纸。在人们的心中把过冬至,看成过年一样的隆重拜膜。在苏北沭阳人们就是跟过年一样的,置办酒席佳肴,很隆重。兴化在食品的特色上有“大冬圆子,小冬面”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从冬至开始,就真正地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小冬为冬至的前一天。凡是信佛教的地方,这一天都烧纸祭亡人。他们找到一份可以慰藉心灵的事儿。一片片飞舞的纸钱灰,漫漫地漂浮在空中。此刻,人们想到了亡灵,他们在天堂里是否也和活着的人一样,可以静心地享受这冬日里的清闲。有人对汉族传统节日认真总结了一下,阴间的四大节(清明、七月半、小冬、辞年),都是在人间的四大节(端午、中秋、冬至、春节)之前。只有大冬和小冬,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是最有特色的阴阳两大节。人们在祭敬先人时,总是把祭敬先人放在端午、中秋、冬至、春节之前,达到顶谟崇拜的程度。兴化人有“大冬圆子小冬面”的习俗,冬至前一天,即祭神故人的那天吃面,冬至日吃圆子。冬至日吃饺子那是外地人的习俗。

农谚上还有“干冬湿年”的说法,即当冬至日是晴天的天气,到春节遇到是阴雨天的几率大。实践也证明了这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农谚,是有道理的。

过冬之日,各家都要备好沱粉、豆腐、百页、粘饼儿等素菜(现代有些人家喜欢加上两三样荤菜至少是7碗,多的9碗)供放在桌上,并盛一大碗饭,放好筷子、烧纸、磕头、敬奉祖先。在祭祖的时间上传统的说法是:早烧清明晚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意思是说清明节敬仙的时间在中午可以适当提前,因为饭后人们还要到坟地上去挽纸(许多人家在填坟祭祖时不带纸去烧,而是清明节去烧纸),晚烧冬,冬至的敬仙时间可以在傍晚,可能与腊月白日短,过去有的人家就一天吃两顿有关,上午一顿在八九点钟吃,第二顿就在傍晚吃,等烧过纸再吃;七月半的时间要在正中午为宜。

来源:人文泰州

编辑:樊锦华

责编:康希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