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点赞|她,入选“中国好人榜”!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3-06-22 09:58:28 查看数:0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6月21日

中央文明办发布了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泰兴市 高玲

甘作234名麻风病康复老人的“女儿”

获评“助人为乐”类别“中国好人”


“女儿来了!”

这四个字让高玲有了放心不下的一群人

这一牵挂,就是13年

这群人是234名麻风病康复者

高玲,中共党员,泰州海关驻泰兴办事处合同制职工。她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用善心传递社会温情,是麻风病康复者的“最美女儿”。2023年1月22日凌晨,高玲因突发疾病去世,享年47岁。


毅然接过爱心接力棒

2009年,高玲看到电视中报道,一位杨阿姨在康复村默默照顾着那里的老人,她很受触动。可真正来到康复村时,高玲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这些康复者有的目光恍惚、神情呆滞,有的脸部扭曲、五官不正,有的手脚残缺、行动不便。然而既来之,则安之。高玲跟在杨阿姨后面学习照顾这些麻风病人,虽然很累,但心底有股劲。

“我要去帮他们一把。”下定决心的高玲毅然接过了到康复村开展志愿服务的接力棒。

“叶大爷日光灯管换一下”“季大爷床单该洗了”“多做几锅芋头烧肉”“买药棉,包扎伤口”……高玲巴掌大的记事本上,记录着老人们的生日、爱好、身体状况、要办的事情。就是这些琐碎的小事,高玲一点点地做,不知不觉做了13年,足足记了6本。


真心真情温暖整个村

麻风病人不仅有肉体上的痛苦,更有精神上的孤独。在相处中,高玲发现好多老人喜欢听黄梅戏,便磨破嘴皮子把戏班子请过来,5000元一次的演出一请就是11年,但她却说:“只要能看到老人们的笑脸,听到他们的笑声,我就觉得这钱花得值!”

80多岁的殷奶奶是第一个认高玲做“干女儿”的,知道高玲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就劝她不要来了,怕自己万一传染给她。“我总让她不要来,不要碰我们的东西,不想弄脏了她。可是每次她走的时候,我又总是忍不住问她下次什么时候再来,生怕她不来了。”“每次只要听到她的脚步响,我就知道我女儿来了,她帮我打扫房间,给我清洗身子,我发火不让,她还坚持做。”说这话的时候,季大爷几次哽咽了,“我们本来就有病,又是残疾人,其他人都不愿意接触我们。家里人也早已与我断绝了来往,小高是我唯一的亲人。”

“佤丫头(我的女儿)哎!”康复村里,越来越多的老人这样亲切地喊高玲。这个女儿真的不简单:得知殷奶奶便秘一个多星期后,高玲挽起袖子用手指将大便一点一点地抠了出来;周大爷因病住院,无人照看,高玲一日三餐送去可口的饭菜,不知内情的病友们羡慕地说:“周大爷好福气哟,女儿这么孝顺。”


一个人的爱心到一群人的公益

随着高玲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也有很多和高玲一样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入进来。高玲的丈夫叶志兴,刚开始不认同高玲的做法,但看到老人们见到高玲时的开心劲儿,他突然明白了妻子坚持的意义,也主动加入了志愿服务的行列,帮老人们换起了灯泡、修起了水管。

高玲的故事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丈夫,也打动了身边的领导和同事。2014年12月,高玲爱心志愿服务队成立,大家结伴去康复村帮老人们修理轮椅、更换水龙头、灯泡、开关,疏通下水管道,倒垃圾、修剪花坛……在他们的感召下,志愿服务队至今已吸引217名志愿者加入。除了对老人们日常的照料,志愿者通过自发捐赠等形式为老人购置轮椅、日常生活用品等,连续多年累计近40万元的捐款,极大改善了麻风病康复村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让善心善行得到了传承和接力。

“图啥呢?”常有人问高玲,高玲总是淡淡一笑:“啥也不图,每次听到老人们欣喜地喊着‘女儿来了,女儿来了’,我的心里就格外欣慰。”13年,高玲始终没有忘记当时走进村里的初心。

2023年春节前夕,高玲仍放心不下这些老人,她一下班就赶到村里帮他们洗衣服、剪指甲、打扫房间……她忙进忙出,连一口水都没顾得上喝。“过完年我再来看你们”,离别时,高玲拉着老人们的手说。可让老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再也见不到这个贴心的女儿了。

1月22日,高玲突发疾病离世。亲人、同事、志愿服务队的伙伴得知后,悲痛不已,“是高玲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奉献,在她的影响下,我们也加入了志愿服务,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高玲离世了,她与这些老人的故事仍激励着每一个人,她的公益事业和志愿精神也将继续传承下去,永不褪色。

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部门

对高玲这个好“丫头”表示了肯定

先后授予她“江苏省优秀志愿者”

“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江苏好人”等称号

图片

2023年第一季度

高玲入选“中国好人榜”


来源:智慧泰兴

编辑:钱宇璇

责编:赵倩倩

审核:戚翔 闻栋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