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程师袁步华:让“泰州创造”的锚链成为世界第一
袁步华,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部部长。2002年,他作为一名热处理工程师进入亚星锚链。十多年来,凭着一股“拼命三郎”的干劲,不断进行生产技术改造,不仅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超过3千万元,还一举破解了锚链行业单环热处理的世界性难题,让“泰州创造”的锚链产量、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第一。
袁步华:样品做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变形?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硫化物的排放有没有达到环保的标准?
系泊链是用在石油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平台上起固定作用的链条,对强度、刚度、耐腐蚀性、抗断裂等有很高的要求。调质炉是决定系泊链质量的关键热处理设备。
系泊链加工出来后要经过调质炉的处理,它的各项指标才能达标,这就好像太上老君的丹炉,烧一下,孙悟空才有火眼金睛,而且我设计的这个炉子是世界最大的。
瑞典、西班牙等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发了系泊链产品,垄断市场30多年。2002年,还是个小锚链厂的亚星,决定挑战垄断,首当其冲的就要解决世界性难题——单环热处理技术。当时,国外的锚链生产企业组织了专业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国内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众多高校科研团队,也做了十多年试验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意味着,谁解决了这个难题,谁就可以率先抢占市场的制高点:
我2002年底接到这个任务,当时跟我在一起做科研的人都比较消极,甚至是冷言冷语,认为不可能成功。2004年设计调试成功,试验样品合格,生产出的产品也合格,其中一位参与设计的四川大学的高级工程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真没想到你会成功,真不简单。
当年,亚星不仅收到了美国石油协会总部质量体系认可证书,而且顺利接到了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的订单,创造了两年解决技术难题,并形成生产能力的传奇。2008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亚星瞄准了规格更高、强度更大的深海作业石油平台用系泊链市场。要知道,这样的系泊链,一个环的重量就接近1吨,生产整条锚链的技术要求相当于行业中的珠穆朗玛峰。袁步华硬是经过了几百次改进,在2013年成功研制出了全世界本行业中最大的热处理设备,拥有多项科研成果和自主核心技术,这让亚星锚链也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锚链和系泊链供应商,并顺理成章成为了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创新和成就总是伴随着步履维艰和痛苦付出。回忆技术攻关的艰难时期,长期和爱人分居两地的袁步华对家人充满了深深的愧疚:
袁步华:我是泰州人,一般是周末回家。那几年比较忙,半年才能回家一趟,一直忙到大年三十的下午才能回家,正月初二又上班了。刚开始,爱人也抱怨,怪我对孩子关心得少。现在她看到我忙工作,也就理解了。
面对“4G”时代的行业竞争,十多年坚持创新创造的袁步华丝毫不敢放松,对锚链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成为了他的新目标。
因为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业跟国外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要在海洋工程设备的制造企业中,不单单要做产量世界第一,技术上也要做到世界第一。
编辑:小鹿
初审:赵倩倩
终审:吴军
- 关注|我市举办“我们都是收信人”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暨新时代文明2022-09-19
- 时政|泰州市收听收看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 2022-09-19
- 关注|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开班2022-09-19
- 泰兴|政府买单 居家养老服务送上门2022-09-19
- 榜样|陈倚山:做好选民的知心人代言人2022-09-19
- 省残运会|泰州队在田径比赛中收获12金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