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保联治”,泰兴跨界河湖打破边界壁垒
交汇点讯 长期以来,跨界河流因流经不同市、县、镇、村,存在管辖权限交叉、责任划分不清问题,导致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管理脱节。泰兴市创新建立的“河湖跨区域共保联治”机制,通过“目标联定、巡查联合、会商联动、验收联审”方式,推动跨界河湖问题一体排查、治理措施一体协商、整改任务一体落实,探索出一条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
在分界镇沿界村,河道管护队忙着打捞漂浮物、清理渔网渔簖。这条小河既是如泰界河的支流,也是分界镇沿界村与如皋市搬经镇芹界村的界河。过去,因管理权责不明,常出现垃圾乱堆、水面污染等问题,影响了如泰界河的整体管护效果。为此,分界镇与搬经镇经过多轮沟通协商,明确了“小界河按南北划分、如泰界河按东西划分”的管理原则,彻底厘清了两地的管护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分界镇还与搬经镇就如泰界河联合管护达成共识,定期组织联合巡查,统一开展步巡和车巡,共同记录并上报跨界河道治理中的共性问题。
不仅是跨市县的“外界河”,泰兴市乡镇之间也存在众多“内界河”,管护同样关键。老虾子港位于河失镇与姚王街道交界处,流经元仙村、新星村和姚岱村。此前,三村虽尝试“隔年轮值”管护模式,但效果有限。今年,经乡镇和村居共同协商,确定由新星村统一负责老虾子港全线管护。目前,该河道水面清洁度和整体管理状况显著改善。
泰兴市持续深化“河长+”协同工作机制,打破行政边界壁垒,联合相关部门及毗邻地区河长开展联合巡河,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推动跨界水域管护从“无人负责”转向“实名管理”,从“相互推诿”转向“协同共管”。“目前,我们已与靖江、高港、姜堰、海安、如皋等周边县(市、区)签订跨界水域协同治理协议,建立了联合会商、联合巡查、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泰兴市水务局副局长戴建鹤表示。下一步,泰兴市将进一步细化责任主体、治理目标、协作方式和管护措施,凝聚治理合力,破解跨界水域治理难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何竹寒
- 青春华章丨把青春“细流”融入祖国发展的“河海”2025-10-12
- 青春华章丨荔枝网评:“安澜有我”显担当,矢志奋斗唱响“青春之2025-10-12
- 青春华章丨让青春在祖国大地上闪耀2025-10-12
- 青春华章|以水为笔,绘就“水韵江苏”美丽画卷2025-10-12
- 青春华章|向“高”而行,以奋斗与担当写就青春诗行2025-10-12
- 青春华章|江河湖海漾新波,青春报国踏浪行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