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青春华章|以水为笔,绘就“水韵江苏”美丽画卷

来源: 编辑:周慧敏 2025-10-12 23:09:16 查看数:0

近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走进江苏这片灵秀之地,探索江河湖海的生机活力。古人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苏式”画卷里恰如一颗“依水而生、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璀璨明珠,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涤荡出青春的澎湃力量。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千年之前,白居易笔下的运河已是一条贯通南北的文化血脉。而今它历经2500多个春秋,延绵近3200公里,集聚了物质文化遗产120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多项。千百年来,南北文化在大运河上交织融合、奔流不息,在岁月的长河中徐徐展开。

“驭水”创新,以科技赋能“水运”江苏。在科技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江苏的水运事业正以青春的创新之力,驭水前行。南京港作为长江重要的枢纽港,青年工程师们通过智能化改造,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和管理系统,实现货物的快速装卸与转运。他们日夜坚守在港口,不断优化系统,让南京港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节点。在智慧航运的建设中,青年程序员们开发智能航运调度系统,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船舶的精准调度和航线的优化规划,极大地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和效率。他们以青春之花,灌溉无数大江大河。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水之美的根基。云龙湖从积水洼地变为国家5A级水利风景区,从66年前万人修建云龙湖水库时的肩挑手抬的人海战术,到今天的智能系统为云龙湖装上“智慧眼”“智能脑”,实现实时监控、精准治理水质;在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奎河从“一味排水”到“生态修复”,再到今天的“水利 + 文化 +旅游”融合的成效,也离不开生态修复“手术刀”;在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张家巷河曾河道淤塞、水质恶化,后采用清淤疏浚、生态护坡、水生植物种植等举措,让河道重焕生机。如今,水潺潺、鱼嬉戏,两岸古树相映成趣,同时,巧妙地将水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打造多个具有江南特色的文化景点和旅游体验项目。游客可乘船感受水乡的韵味;也可漫步在河畔,欣赏传统手工艺、品尝地道苏州美食,为当地的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创新运河“打开方式”,让文化密码成为“通古博今”的时代语言。苏州昆剧院推出“水磨腔里的运河”体验课,让游客在水袖流转间读懂“姹紫嫣红开遍”的运河风韵;宜兴紫砂将运河里的波涛凝于壶身,让石瓢壶在品茶人手里诉说着“千里波涛一壶收”的豪情;南京夫子庙的运河主题盲盒,深藏“漕船模型”“非遗绒花”等文化密码;杭州拱宸桥畔的动漫工作室,将“运河妖怪”传说化为数字藏品。这些创意让运河文化成为年轻人愿意“带得走的文化记忆”,让古老的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水”是江苏的灵魂,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以“水”为脉,领略“大哉河海”,青年一代正以青春之我,守护这方水土,让古老的水脉在新时代继续奔流不息,共同绘就一幅“水韵江苏”的壮美画卷。(岑江秀)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