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青春华章丨把青春“细流”融入祖国发展的“河海”

来源: 编辑:周慧敏 2025-10-12 23:11:26 查看数:0

10月12日晚,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将在河海大学开讲。这所与水相守百年的学府,以江河奔涌之姿、潮头击桨之势,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镌刻下“治水兴邦”的初心,更激荡着青年与时代同频的奋斗交响。

河海的高质量发展,始终深植于“水安则邦宁,水兴则国盛”的文化基因。自1915年开创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之先河,“河海工程,民生所系”的信念便融入校歌、刻进校徽,让水文化不仅是学科建设的“定盘星”,更是青年成长的“指南针”。在这里,青年学子从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的智慧中读懂敬畏自然的哲思,从红旗渠“劈开太行山”的壮举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实践中领悟协同发展的格局。河海让高质量发展既有“江河万古流”的厚重底蕴,又有“潮平两岸阔”的开阔视野;让青年奋斗既有“水滴石穿”的执着坚守,又有“百川归海” 的远大志向。这份浸润血脉的水之精神,正是河海在水利教育领域领跑百年、屹立潮头的底气所在。

若说水文化是河海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内核”,那么青年奋斗便是驱动其前行的“核心引擎”。从实验室里攻克“数字孪生流域”关键技术,到田野间研发节水灌溉系统,再到工程一线突破大型泵站核心技术,新时代河海青年以“我饮河海一滴水,便献祖国一生情”的赤诚,将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畔,将成果用在民生的急难愁盼。他们用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中国水利”便拥有更多“中国芯”;用实干破解基层治水难题,“智慧水利”走进田间地头;用坚守守护江河安澜,“生态水利”绘就绿水青山。正是这股“敢为天下先”的青春锐气,让河海的人才培养有了“接地气”的温度,让科研创新有了“破壁垒”的力度,更让高质量发展有了“向未来”的速度。

今天,我们换个视角来看河海大学,就能发现,国家需要什么,河海就努力给什么。国家需要破解“水资源短缺”的困局,河海便组建团队深耕海水淡化、雨水收集技术,让“解渴之水”流进干旱之地;社会呼唤“水环境治理”的方案,河海便扎根流域治理一线,让黑臭水体重现清澈碧波;民生期盼“水安全保障”的屏障,河海便研发应急监测系统,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让学科优势成为服务“国之大者”的 “硬实力”。河海大学以无数鲜活实践告诉青年:青春的色彩,唯有在服务祖国的画卷中才能愈发绚烂。

江河万里,自有源起;青春百年,自有担当。河海青年的奋斗故事,是“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嘹亮赞歌,是“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生动实践。当百年治水精神与新时代青春力量撞个满怀,当高校发展蓝图与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河海必将培育出更多“治水兴邦”的栋梁之材,而这些奔涌在江河湖海间的青春浪花,终将汇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洪流,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续写“大哉河海奔前程”的不朽华章!(江韵)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