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全国唯一的道教盐神庙:管王庙
古城泰州稻河凤景区内有一座全国唯一以盐神管仲命名的道教庙宇—“管王庙”,此庙是中国最早纪念盐神的庙宇之一。
历史上“管王庙”位于泰州城北篮子行街(今海陵北路)东侧,建筑年代是明朝万历期间或万历以前。明《(万历)泰州志》记载:“街市北关大街中,有一条‘管王庙巷’”。说明因“管王庙”这座建筑才产生出地名“管王庙巷”。
管王庙现位于泰州市海陵北路坐东面西。从外表看,它与周围一排门市房相差无几,占地面积很小,如果门上不标“管王庙”很多人会误认为是一间门店。资料记载,“管王庙”是明初两淮盐工头领出资所建。那个年代的州城,盐务发达,盐工众多。建“管王庙”一是纪念盐政之祖管仲,二是“盐帮”统领盐业运输,需要“武力护驾”,建此庙尊关羽为副盐神,鼓励“抱团讲义气”,三是作为盐工到“家庙”歇脚之地。
泰州管王庙
最早期管王庙供奉两尊坐像:管仲和管娘娘,两边有诸将官塑像。清道光年间,曾任两淮盐运使兼管扬州巡道、安徽巡抚的乔松年建盐宗庙。将夙(su)沙、胶鬲(ge)和管仲同被尊为盐宗。宋代《太平御览》称 “夙沙”是炎帝时的部落,臣服于炎帝,专为炎帝“煮海为盐”,是人工盐的创始者,也是火神成为盐神的原因;“胶鬲”原为商纣王的大夫,遭商纣之乱,隐遁经商,贩卖鱼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盐商,贩运食盐的鼻祖;“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诸侯霸主。他创建了食盐民产、官收、官运、官销的官营制度,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盐政大法《正盐荚》,因此,盐商们视管仲为盐业“祖师爷”。在泰州建盐宗庙之前,人们仅把煮盐的夙沙与创建盐制的管仲作为盐宗和盐神,泰州盐宗庙第一次将从事煮盐、制盐、运盐的盐业人,同时尊为盐宗,开创中国盐宗庙共祭3位盐宗的先例。
中国纪念盐神的庙宇不多。网上资料说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罗泉镇河东街的盐神庙是中国唯一及最早建成的盐神庙,应为笔误。资料记载该“盐神庙”修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比泰州城北篮子行街“管王庙”晚建250年以上。明代初期泰州就己建成供奉盐神管仲的“管王庙”。经历明朝万历(48年)、泰昌(1年)、天启(7年)崇祯(17年)、南明弘光(1年)、隆武(2年)永历(16年);清朝顺治(18年)、康熙(61年)、雍正(13年)、乾隆(60年)、嘉庆(25年)、道光(30年)、咸丰(11年)、同治(13年)三个朝代(明、南明、清)15个帝王更迭年号后,才有四川罗泉镇“盐神庙”。
四川罗泉镇“盐神庙”
四川罗泉镇河东街的盐神庙管仲作为主神,副手为关羽和另一人。究竟是谁有三种说法:赵玄坛(赵公明)、火神祝融、治水李冰。此塑像是红袍三只眼,个人认为应是火神祝融。庙宇中左侧长髯红脸一看就知是关羽,右侧神像是白脸红袍三只眼,赵玄坛(赵公明)虽是三只眼,但是黑脸黑袍。李冰是二只眼,与其子二郎神父子庙在都江堰“二王庙”,二郎神才是三只眼,其道场在四川灌口,所以不可能是李冰。火神祝融是三只眼,历史上“煮海成盐”是火,虽然川盐是井盐,与火关系不大。但泰州管王庙早建250多年,当年关羽、火神位立庙中。所以罗泉镇河东街的盐神庙三眼红袍应是火神。但网络上各种说法不一,究竟是谁,只能留待当地文物或旅游部门考证后在神位前标明。
罗泉镇“盐神庙”三尊神祗像
古城泰州是一座因盐而兴,因盐而旺的城市。泰州历史上曾管辖苏中苏北大片地区,包括两淮盐场。该盐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黄海沿岸,每年生产原盐达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盐场之一。明朝宣德年间,朝廷开始在泰州“中市河”上的“税务桥”(此桥因收盐税得名,是全国唯一一座以税务命名的桥梁)附近水道设税务关卡,按船的大小、长短、载重收税。明永乐二年泰州建东西坝后,淮河盐场的盐船运至泰州就停在河中,由人工将盐包挑抬翻坝后入护城河西行,“翻坝”使泰州商贸中心逐步转移到坡子街地段。现泰州西仓路原上河轮船码头处建有泰州盐署衙门“泰坝衙署”。
明代设中央巡盐御史,负责巡察私盐、督促盐课;两淮设盐运使,负责盐的产、运、销管理。元末时,两淮转运盐使司己经设立于泰州,两淮运盐使司是一座庞大的盐务管理机构,运使的职权很大。所有两淮盐务的产、供、销,包括行政、业务及司法等全归其管辖,泰州因“盐”兴旺发达缘于此。洪武三年“两淮运盐使司”移驻扬州后影响了泰州的继续发展,促进了扬州的繁荣。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电视连续剧《李卫当官》等小说电影中提到扬州盐商如何富有、如何因富张扬、官员如何因盐权贪贿源于此。现在泰州此地建有江苏唯一的“江苏盐税博物馆”。涉及盐税征收、盐官考核、盐业产销、盐政管理、淮盐运道、辑盐查私、两淮盐引大案等多个方面,为中国及泰州地区的盐税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现今“管王庙”位于凤城河风景区海陵北路,座东朝西,大门对面是稻河湾牌坊、景区停车场和海底捞餐饮酒家。管王庙建筑具有明代早期青砖灰瓦特征,2015年落架大修,恢复原貌。2016年7月泰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向管王庙发放了《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重新开放。成为泰州市区第二家道教活动场所(另一家是城隍庙),使我国第一座盐神庙也是唯一以“管王庙”命名的盐神庙宇重新进入国人视野。
“管王庙”庙内布置为重新布局。正门上方横匾《管王庙》,下方分列《药王殿》《财神殿》两匾。进门后一付对联“财神殿内拜财神越拜越旺财/药王殿内拜药王越拜越健康”对应门上《药王殿》、《财神殿》两匾,是吸引、满足游客“发财”“长寿”愿望之举。
大殿正中供奉五尊神祗,正中“管王太岁”、右侧“太上老君”“药王老神仙”、左侧“管王娘娘”“送子娘娘”。正中管王座下一方小桌上供奉三尊神祗,应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右侧壁龛中供奉正财神赵公明。道教核心理念“道法自然”以条幅横帐悬挂于壁龛之上。“泰州管王庙”铜鼎置于北侧小院中。整座庙宇空间紧凑但利用充分,113平方米的庙堂供奉九位道教大佬,真是“庙小神灵多。”庙中管仲高踞中间主位,作为纪念管仲的管王庙本该如此。但右侧匹配以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下方匹配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让诸多“主神”委屈,不知当初设置者是何考量。感觉仍以最早的“关羽、管仲、祝融”为正堂主神应该更为妥当。
右侧壁龛中供奉的正财神赵公明在庙中位置显赫,铁冠黑脸黑袍三眼手持铁鞭端坐黑虎身。明代道家书籍《列仙全传》记载:“赵公明为八部鬼帅,周行人间,暴杀万民”,封神演义中被闻太师邀请助纣为虐,给伐纣姜子牙制造了不少麻烦(姜子牙曾被其打死/后还魂),姜子牙请散仙陆压以钉头七箭书将之暗杀,魂魄入封神榜。姜子牙归国封神,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如此恶神凶神后来演变成民间的正财神受万人顶礼膜拜真是不可思议。
正财神赵公明
我与庙中主持沙法祥道长就道教起源、道教派别、两派特点、教众业务、庙宇维持经费来源等进行了交流。出于职业习惯,我与沙法祥道长就道教擅长的“祝由术”探讨。沙道长介绍:道教修炼内丹(元气)原理是通过调理阴阳,扶正祛邪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天地人合一互应”为目标,以身体为鼎炉修炼精气神等而在体内结“丹”,达到强身健体。外丹(点穴,仙〔药〕方)用矿石药物经过特除炮制,给人服用或外敷在穴位上,辅助内丹使人体强身健体。原外丹因重金属毒性不易控制现已不用。外丹贴敷疗法,以中医的经络学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蜂蜜、植物油等调成糊状、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本草汤剂熬成膏,或将本草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这种无创穴位疗法,加上点穴,在治疗颈肩腰腿痛方面,效果显著。作为医者对沙道长的解说表示赞同。
来源:人文泰州
作者:陈振宇
编辑:樊锦华
责编:康希
审核:吴军
- 记忆|兴化:成氏宅第2024-01-03
- 回顾|1996年,扬泰为何“分家”?2024-01-03
- 人文|兴化宋代“四大名镇”芙蓉镇今安在?2024-01-03
- 人文|姜堰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你了解多少2024-01-02
- 人文|“苏”从何来?何以“江苏”?2024-01-02
- 记忆|兴化:杨家大院202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