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刚刚!东方卫视聚焦泰州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和生产

来源: 编辑:钱美晶 2021-01-05 20:33:13 查看数:0

今晚,上海东方卫视主新闻《东方新闻》以《小瓶子里的希望之光》为题,聚焦泰州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工作。

在全球各地,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同步推进了多条技术线路,疫苗的研发跑出了史无前例的光速。就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获得了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附带条件上市。而在此之前,英国成为了全球首个批准使用全新信使核酸疫苗的国家。此次新冠疫苗的研发和之前到底有哪些不同?今天的“非凡2020”特别报道,我们将带您一探究竟。

血液分离,4小时…… 细胞培养,20小时…… 孵育抗体,5小时…… 从检测分析到数据出炉,雷高新出具一份新冠疫苗临床报告,至少需要30个小时。

泰州疫苗临床研究中心药学博士雷高新:“我们基本上都是在加班加点地工作,特别是到十月份以来,开展I期、II期新冠疫苗进入临床的项目比较多,算是近半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工作强度吧。”

从去年7月以来,多家科研机构先后在雷高新所在的泰州疫苗工程中心,启动6款新冠疫苗临床试验,与病毒展开了一场"时间竞赛"。

泰州疫苗工程中心副主任彭副中:“时间就是第一位的,我们现在能够实现的就是无缝对接,筛查完后立马可以做接种,接种完后立马可以做检测,样本直接从楼下到楼上,一个电梯的距离。”

新冠疫情暴发后,我国布局了5条技术路线,包括减毒、灭活、腺病毒载体、重组蛋白以及核酸疫苗。在泰州疫苗工程中心进行临床试验的六款疫苗,覆盖了所有技术路线,其中就包括上海复星医药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合作的mRNA信使核酸疫苗。

复星医药集团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中心总裁回爱民:“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新冠病毒。我们的竞争者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时间。这次这个疫苗能够顺利研发成功,在国外已经上市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科学的胜利,也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典范。”

通常情况下,疫苗研发需要耗费十几年时间,而此次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上市,仅用了不到一年。其中,备受关注的mRNA信使核酸疫苗更是首次从实验室走向抗疫一线。这种疫苗是将病毒抗原蛋白的编码核酸注册入人体,指挥人体自己合成病毒抗原蛋白,从而产生免疫应答,疫苗本身不含病毒。去年12月,英国就成为了首个批准mRNA疫苗上市的国家。

柏林旅游和热带医学中心主任托马斯·耶利内克:“官方机构比之前的工作速度更快了,因为它们面临着巨大压力,这款疫苗仍是非常原生的产品。一般疫苗在认证之前,需要通过许多不同方向的研究,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现在是在疫苗上市后再跟进研究,所以这是同普通疫苗研发流程的最大区别。”

国外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生物新技术公司的mRNA信使核酸疫苗,有效率达95%。一名参加疫苗试验的志愿者告诉记者,接种之后出现了一定副作用,但影响不是很大。

疫苗受试志愿者马可·拉米勒斯:“我是在一个周六接种的,周日没有出现任何后遗症,到了周一早上起来就有一些症状了,是类似过敏和感冒的症状。在试验前我就被告知可能会有这些副作用,所以我并没有很担心,这些症状也就一两天吧。”

去年11月底,生物新技术公司的这款mRNA信使核酸疫苗也在中国泰州进入到二期临床试验阶段。江苏省疾控中心招募了960名健康受试者,60岁的袁昭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

疫苗受试志愿者袁昭:“我接种后好像也没什么感觉,和平常一样。”

12月19号,泰州疫苗工程中心完成所有受试者接种,目前未收到任何严重不良报告。复星医药也于近期宣布,一旦获准上市,生物新技术公司承诺今年将向中国供应至少1亿剂疫苗。与此同时,国内其他疫苗研发线路也在持续推进。

东方卫视记者冷炜:“眼前这片热闹的工地,是疫苗企业瑞科生物在泰州投资近五亿元打造的新冠疫苗产业化基地,预计在2021年一季度有望投入试生产,这样的速度让企业自己都感觉有些难以置信。事实上,在正式投产之后,企业新冠疫苗的年产能将会超过一亿剂。”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瑞科生物拥有免疫原优化设计和新佐剂两个研发平台,而决定疫苗性能的正是抗原和佐剂两个方面。

江苏瑞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 我们是从22个抗原里面作了优化设计,新佐剂我们是从7种全球已上市的新佐剂里面选出来的最优的,从我们现在数据来看的话,我们现在疫苗整体水平在国际上是处于比较先进的。”

随着疫苗研发加速推进,捷报频传,不少人也关心,接种过疫苗之后,是不是就可以摘掉口罩了。对此,钟南山院士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有大量的人接种之后,才能建立所谓的"群体免疫",而且即便接种了疫苗,也未必是百分百有效,因此,戴口罩等防疫举措不能放松。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外专家的认同。

加州大学流行病学教授乔治·卢瑟福德:“需要有70%的人接种疫苗后,才会取得比较好的‘群体免疫效果’,如果只有30%到40%的人接种,就无法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这种情况下,病毒仍将继续传播。”

卢瑟福德同时表示,由于此次疫苗研发速度大大快于以往,后续是否能大面积铺开接种,不仅考验企业的生产、存储、和运输等能力,民众的接种意愿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加州大学流行病学教授乔治·卢瑟福德:“会有一些人说,我现在马上就想接种疫苗;也会有一些人说,无论如何我都不想接种疫苗;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中间派,他们会说我不想第一批就接种,我想看看其他人的效果如何。因此我认为,要等疫苗接种启动两三个月后,人们才会逐渐接受它。”

作为有效的预防手段之一,人们对于新冠疫苗的研发寄予厚望。而作为疾病控制的另一个抓手,科学家们也在全力攻关新冠肺炎的治疗手段。去年年末,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全国率先成立"新冠亚专科"。院方表示,将继续秉承之前的成功经验,注重中西医结合、出院随访、视频会诊等成熟工作机制,不断优化高流量吸氧、俯卧位通气等有效阻断患者重症化的救治方法,并进一步探索科学、规范、精准的治疗方案,提升新冠治疗效果。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做精、做细,而且我们每一项治疗措施,要有临床的依据。我们希望经过全球努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个亚专科今后可以取消。”

但愿这一天,同样能早日到来。


东方卫视记者:冷炜 胡苏青 陈彬 张经义

特约记者:刘颖(泰州台)

编辑:钱美晶

责编:邵晓霞

审核:戚   翔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