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主播悦读•听!新年的声音】新年到来话腊八

来源: 编辑:杨帆 2021-01-20 20:45:35 查看数:0

主播    ▏葛尧

葛尧,泰州电视台主持人。

个人标签: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


主播    ▏荐读





新年到来话腊八

(黑体字为朗读部分)

作者:蔡红旗 ▏朗读:葛尧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初八这一天,也叫“腊八节”,过腊八节喝腊八粥。腊八算是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村头的一块露天空地上,中间有两根木桩立在那里,木桩靠地面的地方放着一根短短的横木,横木横穿一根长长的圆木,圆木的一头装着碓头,碓头下面是碓窝,一块石臼而已,深不过二尺,碓头碓窝都是石匠打制的,圆木的另一头做成平面,以便脚踏。

一家人来到这里,将包谷撒上水放碓窝里,男人走到圆木处,双手扶着那两根木桩,踩下圆木,碓头翘起,松开脚碓头落下,女人眼见手快,趁着碓头的起起落落,麻利的把手伸进碓窝翻拾着,一会儿女人将碓窝里的包谷取出来,放簸箕里,簸箕扬起,包谷皮像雪花一样纷纷飘落,只剩下金黄金黄的包谷米。孩子看着好玩,先是抱着大人的腿,小脚踩在横木上,随着节奏唱着“端碓----簸碓----端碓----簸碓----”,玩好了就骑在碓头上,玩起的跷跷板。

腊八的前一天晚上,祖母将包谷米放大锅里,这大锅平日很少用,做豆腐了,蒸馍了,有喜事了才派上用场的。大锅里加满水,放点红小豆,花生仁之类,大火烧开,小火慢炖,一直煮着到腊八的早晨,一锅香喷喷,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煮好了,包谷米颗颗饱满,红小豆点缀其间,松软可口,一家人喝着腊八粥,香甜的气息弥漫在寒冬的家乡的上空。也有人家做成咸的,放上萝卜丁,还有那小到几乎看不见的猪肚片,小肠片,腊肉丁,为了吃着零星的肉丁,小孩不惜喝下一碗又一碗,直到撑得装不下为止。

长大后,才知道腊八节喝腊八粥的是有讲究的。腊八节这天人们用腊八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平安安,吉祥如意。腊八节还与佛教有渊源,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遍访群山,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静坐六年,骨瘦如柴,浑身没了力气,恰好一个牧羊女经过这里,取下随身携带的干果黍米,加泉水煮过,一口一口喂他,救活了他的性命。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故又称“佛成道节”。佛教寺院腊八这天会施舍腊八粥。

腊八粥是腊八节必不可少的节令美食,这一天,上至朝廷官员下至黎民百姓都要做腊八粥的,用料各异,主要有大米、小米、糯米、紫米、薏米、黄豆、红豆、豇豆、绿豆、芸豆、红枣、花生、莲子、栗子、核桃仁、桂圆、葡萄干、干果、白果等。数九寒冬,喝上一碗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驱寒暖胃,对人的健康大有裨益。

腊八粥喝过之后还有“腊八面”,煮过的黄豆汤里下手擀面,配以干果蔬菜,美味极了。照大人吩咐,取镰刀在枣树上砍上几个豁豁,豁子处喂面条,也有喂腊八粥的,相信来年就会结出更多的大红枣子。

“吃完腊八粥,就来把年盼”。大人们忙着置办年货,肩挑一百多斤的柴禾,到三十里外的荆紫关,等人家来买,下午回家时,扁担的一头挂着几颗白菜,另一头挂着酱醋瓶。孩子们也要撵路,随着大人们一同前往,就为那一挂花炮或一根甘蔗,这样一直会持续到过年。

那段时间是孩子们的一年中最盼望的,一年中大人们似乎这个时间最有钱,可以给自己买新衣服,买鞭炮,带着自己走亲戚;一年中最好吃的都留在腊月里;一年中最好玩的都能在腊月找到。同村的孩子集中在院子最大的那家,打着地溜,地溜是把圆木旋成锥形,用鞭子抽打在地上旋转,也有孩子将地溜涂上色,旋转起来,五颜六色满院滑过,让人眼花缭乱,手中的鞭子一挥,“啪啪啦啦”的响起,院子里更加热闹了。有的孩子会想办法,将地溜的底部按上钢珠,转的更快、更稳、更持久。也有孩子在几尺宽的大路上滚铁环,发出“滋--滋--滋--滋”响声,一队孩子在村子前大路上滚着铁环,一晃就不见了。

玩的起劲时,被一阵锣鼓响器声打断,迎面来了一对人马,走在前面的是新娘子,穿红戴绿,头扎红头绳,新娘后面是迎亲的人,几个壮汉挑的挑,抬的抬,挑的箩筐里挂面和大米,红纸覆盖其上,抬的是柜子、箱子,上着锁,上面放着花被子,打锣鼓响器的走最后,看见围观的人多了,吹唢呐的卖力了,腮子鼓得圆圆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打响器的手臂挥的高高的使劲敲起来。

眼前的红红绿绿的迎亲队伍要赶上“腊八婚”。选个好日子结婚,对男女双方尤为重要,结婚一定要选个吉日。选择吉日有利双方婚后相处美满幸福,“腊八日子不用捡,大吉大利福寿锦”,腊八这一天适合定亲、娶亲、嫁女,这一天结婚叫“腊八婚”。

走进腊月,家乡就有了年的味道,这味道是从一碗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里飘出来。


编辑:康希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