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青春华章|泰兴:以跨界河湖“共护”之力,交出生态民生“满意卷”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5-10-24 18:50:55 查看数:0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跨界河湖作为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纽带,其治理效能直接关乎生态安全与民生福祉,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实践。

过去,受行政边界划分影响,部分跨界河湖存在“权责模糊、管护脱节”问题,上下游协同不足、左右岸联动缺位,制约了生态保护整体成效。对此,泰兴市立足“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理念,创新构建“河湖跨区域共保联治”机制,通过“目标联定、巡查联合、会商联动、验收联审”四维举措,推动跨界河湖问题一体排查、治理措施一体协商、整改任务一体落实,破解“各自为战”治理困境,探索出一条区域协同、生态共护的有效路径。

在泰兴市分界镇沿界村,村级河道管护队正有序开展漂浮物打捞、渔网渔篮清理作业。这条看似普通的小河,既是如泰界河的重要支流,也是分界镇沿界村与如皋市搬经镇芹界村的“界河”。过去,因两地管护权责未明确界定,河道长期面临垃圾乱堆、水面污染等问题,既影响沿岸群众生产生活,也对如泰界河整体生态功能造成冲击。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泰兴市主动牵头协调分界镇与搬经镇开展多轮会商,最终确立“小界河按南北分段、如泰界河按东西划片”的管护原则,实现“每一段河道有人管、每一处问题有人解”。在此基础上,两地进一步深化协作,建立定期联合巡查机制,通过“步巡+车巡”相结合的方式,对跨界河道生态问题进行全方位排查,共同记录、同步上报、协同处置共性问题,推动管护从“碎片化”向“一体化”转变,如泰界河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跨界河湖治理不仅要破解“跨市县”难题,更要打通“市内乡镇”协同堵点。老虾子港流经河失镇与姚王街道交界处,涉及元仙村、新星村、姚岱村三个行政村,此前虽尝试“隔年轮值”管护模式,但因责任分散、标准不一,治理效果始终未达预期。今年,泰兴市以“统筹协调、集中高效”为导向,组织相关乡镇与村居开展专题协商,最终确定由新星村统一负责老虾子港全线管护,通过“统一标准、统一作业、统一考核”的模式,整合管护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如今,老虾子港水面清洁度显著提升,沿岸植被覆盖率持续提高,河道行洪排涝能力与生态承载能力同步增强,成为市内跨界“内界河”协同治理的示范样本。

为推动协同治理机制常态化、长效化,泰兴市持续深化“河长+”工作体系,打破部门与区域壁垒,组织水利、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及毗邻地区河长开展联合巡河,将问题协商现场化、矛盾化解即时化,推动跨界水域管护从“无人负责”向“实名管理”转变,从“相互推诿”向“协同共管”跨越。目前,泰兴市已与靖江、高港、姜堰、海安、如皋等周边县(市、区)签订跨界水域协同治理协议,构建起“联合会商定策、联合巡查排查、信息共享互通、联合执法监管”的工作格局,形成“邻域共治、生态共护”的良好态势。

守护河湖生态非一日之功,泰兴市持续以务实姿态守护跨界河湖,打造协同治理“同心圆”,把生态“难题”化作岸芷汀兰、鱼跃清波,为群众打造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