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 | 借“苏超”东风,“水浒摇篮”兴化成功破圈
11月1日晚,首届“苏超”联赛落幕,泰州队捧起冠军奖杯。这份属于泰州的荣光,也映照着“水浒摇篮”兴化写下的浓墨重彩一笔——以足球为媒、以文化为魂、以融合为径,交出了一份文体旅深度融合的亮眼“答卷”。
文化破题,让“水浒摇篮”在绿茵场“活”起来
首届“苏超”联赛刚启动,兴化市委、市政府便敏锐地认识到,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盛宴,更是城市形象推介、文旅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
变“旁观者”为“深度参与者”,兴化市委宣传部牵头,兴化市文体广旅局、兴化文旅公司等多部门协同联动,以“办好一次赛、提升一座城”为目标,系统规划了“赛前引流、赛中体验、赛后回味”的全周期融合方案,“借苏超东风,展水乡风采,促消费升级”成为贯穿始终的清晰主线。
如何让地方文化在激烈的体育赛事中脱颖而出?兴化的答案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表达。以《水浒传》这一超级文化IP为核心,兴化通过现象级事件引爆与持续性互动深耕,完成了一次经典文化的成功破圈。
赛季中,一场由兴化市淮剧团在中场休息时演绎的《楚水雄风》,以“抽象”风格瞬间成为引爆全网的焦点。这场“兴化式幽默”的核心,是以极大的文化自信,敢于解构经典,并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与大众情绪同频共振。
中场表演的成功破圈,为更深度的文化绑定创造了条件。兴化顺势策划发起了“寻找苏超‘水浒108将’”大型网络互动,将线上传播推向新一轮高潮。从现象级的单点引爆,到持续性的价值共创与情感连接,兴化成功地将赛场英姿融入了“水浒摇篮”的文化叙事,使体育精神与文化基因完成了深层次绑定。
体验为王,从“流量”到“留量”的精准转化
赛事带来巨大流量,如何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文旅消费“留量”?兴化打出了一套精准的“体验式营销”组合拳。
“苏兴游体验官”深度宠粉。针对徐州、宿迁等客场球迷,精心设计“苏兴游”旅游线路。从金东门老街的石板路到板桥故居的竹韵,从水上森林的雾霭到万亩荷塘的壮阔,再辅以特色美食体验和暖心伴手礼,让远道而来的球迷感受到“家的温暖”。
“全球免费”福利加码。推出“客场城市市民免费游兴化景区”及面向“黄姓”“巴姓”游客的姓氏福利等政策。泰州队夺冠后,更是打出兴化文旅对全球游客“免门票+超值福利+德胜湖大闸蟹特惠套餐”的组合拳,将观赛热情直接延伸为旅游消费,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数据显示,赛季期间兴化主要景区人流量与消费额实现双增长。
“第二现场”全域联动。在乌巾荡湿地公园打造的啤酒龙虾嘉年华,成为火爆的观赛“第二现场”。千余名球迷在此同步观赛、品尝美食、参与互动,将体育激情、地方美食与夜间经济完美结合。
产业联动,文体旅商融合的“乘法效应”
兴化的探索,并未停留在文旅层面,而是致力于发挥“文体旅商”融合的“乘法效应”。
赋能非遗传承。鼓励“90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解善彪等创作以“苏超”为主题的剪纸、农民画作品,让传统技艺搭乘赛事流量,走进现代生活,走向年轻群体。
带动本土消费。组织本土企业携“醉千垛”啤酒、“垛上三千”食品等特色产品,入驻“泰享消费足球狂欢市集”,让“兴化好物”借势“赛场出道”。
提升乡村品牌。恰逢赛季期间,兴化千垛东罗村荣获2025年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称号。兴化迅速将这一世界级荣誉与“苏超”热度绑定,在南京观赛嘉年华现场设立特色展台,将“体育高光”与“乡村荣耀”同步展示,实现了品牌效应的叠加。
启示展望,一场超越赛事的城市形象跃升
首届“苏超”联赛已然落幕,但它对兴化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赛事营销,更是一场系统性的城市形象跃升工程。兴化通过精准的战略定位,将自身最富魅力的文化基因(水浒、板桥、垛田、非遗)与足球赛事蕴含的巨大能量进行创造性嫁接,从“抽象水浒秀”的现象级破圈,到“寻找水浒108将”的价值深耕,构建了从吸引眼球、深度体验、情感共鸣到消费转化的完整闭环。
“赛”为媒,“文”为魂,“旅”为体,“商”为果。兴化用整个赛季的实践证明,一座城市完全可以借助大型体育赛事的平台,讲好自己的故事,展示独特的魅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跑”。
以“苏超”为起点,兴化成功完成了从“流量”到“留量”的关键一跃。然而,这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更为精彩的新起点。兴化将继续以水为韵、以文塑旅、以体促兴,在这篇宏大叙事的下一页续写新的辉煌。
通讯员 林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董鑫
- 泰州海陵:四条老街巷“换装”归来2025-11-04
- 泰兴:从“养老”到“享老”,多元服务绘就幸福“夕阳红”2025-11-04
- 泰州队宠粉,球迷过年!2025-11-04
- 泰州全球发福利后,留言区已炸……2025-11-04
- 【地评线】荔枝网评:2.16∶1到2.04∶1,见证城乡“幸福路”的双2025-11-04
- 免税政策“放大招”,关乎民生促进消费2025-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