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学习水利人,做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近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在江苏大地上火热开展。充分挖掘水利事业深厚内涵,从水文化中汲取智慧与精神力量,激励广大青年躬身笃行、实干奋进,要阐释和领略这一宏大主题,江苏大地再适合不过了。江苏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大满贯” 的省份,也是全国水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自然禀赋和江南文脉交相辉映、相互融通,形成了“依水而生、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江苏特色。
2025年10月,适逢河海大学建校110周年。百年来,作为一所知名学府,河海大学的治学和实践,深刻诠释了“治水兴邦”的博大内涵。随着采风者的走近,河海学子“治水报国”的故事为更多年轻人知晓,以“水”育人的名校情怀也被更多年轻人感受到。这是水之缘,也是青春之缘,更是家国之缘。
“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水利造福国家和人民,是民生工程、幸福工程。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实现了古人心心念念的梦想。
其间,关键性人才对于治水命题的研究、对于水利工程的助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古有大禹治水、李冰修堰,今有“伏波将军”“节水大师”鞠躬尽瘁。河海大学朱非林团队开发的三峡区域洪水预报及预演系统上线后,为三峡工程的汛期调度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是鲜活的例子。
打造水利“大国重器”,从技术层面而言,是守护江河安澜的实务;从精神层面而言,则是孕育滋养大地、惠泽生民的动能。本质上,这是延绵千年的传承、直指人心的召唤。
一方面,办好水利事业,需要一场“人才接力”。水利科技、水利生态的发展,对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锻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更多精兵良将、追求更高学术境界,历史性地成为一项重任、一份期待。我们欣慰地看到,众多心怀大志的年轻人投身水利事业,书写激昂的青春故事。例如,1998年出生的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团委委员兼站区支部书记唐茹,在岗位上完成了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到水利泵站守护者的蜕变。透过他们的故事,人们看到了奉献者的风姿。
另一方面,我们应当大力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凝聚携手向上的力量。“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这6个关键词,连接着红旗渠精神、九八抗洪精神……体现着凝重的内核。新时代水利精神发轫于水利领域,指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是令各行各业工作者始终受益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不仅要吃透精神内涵、升华人生境界,也要每个人向踔厉奋发的水利人看齐,立足平凡岗位挥洒青春和智慧,做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这是扎实开展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的深意。
- 青春华章 | 以青春之笔,绘时代华章2025-10-08
- 青春华章┃古韵新趣交织,休闲“就在此行”2025-10-08
- 青春华章|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2025-10-08
- 青春华章丨用青春做词,谱时代之歌2025-10-08
- 青春华章|河海奔涌,风生“水”起逐浪高2025-10-08
- 青春华章丨江河奔涌载青春,家国同频绽荣光202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