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这份民生答卷,写满“幸福”!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5-09-03 17:55:54 查看数:0

为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区融媒体中心开设《一线特写》专栏,聚焦基层实践,挖掘一线故事,展现干部群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民生、创新治理等方面的生动实践,以镜头记录奋斗足迹,以图文传递时代强音,为海陵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今年以来,海陵以城乡融合发展为路径,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共同富裕的“新样板”。

留住文脉 焕发活力

图片

近日,城中历史文化片区改造工程正加快推进,石人头巷的雨污分流、路面整修及“飞线”整治工作全面展开,困扰居民多年的基础设施短板将得到系统性解决。项目负责人钱留发介绍:“二期工程预计9月底完工,在提升居住品质的同时,注重保留传统建筑风貌,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全区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城中历史文化片区涵盖城中街区、八字桥、钟楼巷三大历史地段。近年来,海陵区秉持“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理念,对片区分步实施更新改造,以补齐片区配套短板,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当前,海陵区正通过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生态环境治理、文旅项目培育等多元举措,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区:城中历史文化片区更新项目纳入国家储备项目库;十胜街获评省夜间消费集聚商圈,“迎春荟”邻里中心火爆开业;“厂管网”一体化水环境提质项目稳步推进,南玉带河周边截污改造工程即将完工;海陵农业园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清零,盘活进程显著加快;多彩垎岸、鲜花小镇等农文旅项目有序推进。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图片

作为我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缩影,苏陈镇双虹村坚持“生态宜居、产业富民”双轨并行,依托碧根果种植基地,延伸产业链,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与深加工;成功招引立群数控扩能、碧根果深加工、康普雅元网红饮料等优质项目,为村域经济注入活力剂;联合嘉宝桃园开展村企联建,打造集劳动实践、采摘观光、团建培训于一体的周末旅游度假区,有效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成果惠及周边村民。

从环境优美到产业兴旺,从经济增收到民心凝聚,稳步推进“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长效管护机制,以基础设施提质、特色产业增效、文明乡风浸润为抓手,建设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用心守护“一老一小”

图片

暑假期间,“孩子谁来管”成为困扰众多双职工家庭的难题。为切实解决双职工家庭暑期儿童看护难题,海陵区整合社区资源、创新服务模式,通过特色课堂、普惠托育等民生工程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京泰路街道泰康社区“四点半课堂”今夏升级为“音乐探索营”,专业教师教授口琴演奏、乐理知识等课程,让孩子们在此收获成长快乐。今年12岁的苗岳清说:“这是我第一次学口琴,感觉很新奇,老师不仅仅教怎么吹口琴,还教了乐理知识。这个暑假我学了好几首曲子,很有收获。”

在民生福祉的宏大版图中,“一老一小”的健康与幸福,始终是海陵区政府的心头牵挂。今年,海陵区托育中心通过标准化建设实现3岁以下幼儿“安心托”,建成32个社区助餐点,20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实现“幼有善育、老有颐养”。

在海陵,最打动人的不是那些宏大的数据,而是老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历史文化街区的老居民们,在修缮一新的巷弄里纳凉闲谈;基层卫生服务中心里,市民们享受着便捷的医疗服务;“四点半课堂”中,孩子们的笑声清脆悦耳......这些生动的画面,正是海陵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最真实的注脚,这样的海陵才更有温度,这样的发展才更有质量。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