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生产“废水”变发展“活水” 连云港打造再生水利用“样本”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5-08-22 20:28:27 查看数:0

(记者 刘蔚 通讯员 张义祝 于子泓)走进连云港徐圩新区,只见储罐林立,管网交错,一套智慧化的水资源循环系统正在其间高效运转:依托“一企一管、一企一罐、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精细化管理原则,智能水处理中心2024年实现园区70%废水再生利用,年回用量达1800万立方米。一旁的高品质再生水回用项目——日产5万吨高品质脱盐水工程也在全力推进,未来这些接近纯净水标准的水源将直供田湾核电,产生的蒸汽将回输至园区化工企业——水尽其用的链条不断延伸,跨区域调配与产业协同效应逐步释放。

而这,仅仅是连云港市精心编织再生水利用“大网”的一个“结点”。向南眺望,灌云县临港产业园内,一座总投资5亿元的再生水厂正拔地而起。据了解,该厂设计日处理能力4万吨,通过先进工艺将污水处理厂的达标尾水进行深度提纯,使其达到中水回用标准,预计在2026年6月投运,年供应再生水1095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极大缓解灌云沿海工业用水需求旺盛与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并同步解决尾水排放难题,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水动力”。

▲达标尾水净化工程稳定塘、曝气塘

与此同时,北部的连云港港也即将迎来再生水规模化应用的新场景。根据最新规划,连云区光大水务与港口控股集团已达成战略合作,将建设约10公里输水管网,把达标再生水输送至港区用于喷淋等作业。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近期规划日供水量4万吨,远期提升至8万吨。“再生水的稳定供应,对港口降尘、环保作业至关重要,将为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绿色效益。”港口控股集团总工程师胡永涛说。

一幅覆盖全域、功能互补的“南有灌云、中有徐圩、北有连云”的再生水厂战略布局图在港城日渐清晰。这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的背后,是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精准协同发力。用水审计、水平衡测试、智慧化监测网络等监管手段持续升级,特别是去年为重点用水户安装的非常规水计量设施,如同敏锐的神经末梢,将实时数据汇入市节水管理信息系统,为非常规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精准监管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再生水膜车间

“再生水利用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路径。”连云港市水利局副局长刘聪贤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压实责任、强化监管,统筹推进全域再生水管网‘一张网’建设,推动应用场景从工业、市政向生态补水等领域拓展,让再生水在全市‘多点开花’。”

曾经的生产“废水”,正变为发展的“活水”。港城以水资源的循环再生为支点,不仅撬动了产业升级与生态改善,也为沿海地区探索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贡献了一个政企协同、产业联动、可资借鉴的“连云港样本”。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