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江苏南京:车间里看“别样风景”,触摸产业活力“脉搏”

来源: 编辑:樊锦华 2025-08-02 17:48:28 查看数:0

戴上VR眼镜化身天车操作人员“吊运”钢材,乘坐复古绿皮列车探访“滨江工业生态走廊”,走进南航校园参观能“上天入海”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

这个暑假,南京推出了“金陵少年游·筑梦当夏”主题研学游产品,其中不少工业研学游特色线路收客火爆。亲子家庭纷纷走进由一间间“厂房”华丽变身成的一个个“景区”,了解南京厚重的工业历史文化“家底”,感受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升级成果,解锁文商旅融合新玩法。

孩子们搭乘“梅钢号”观光火车。梅钢供图

孩子们搭乘“梅钢号”观光火车。梅钢供图

中外青少年走进工厂,感受“工业脊梁”

广场上重达15吨的露天铁矿石,馆内20余公斤的陨石,建厂时周恩来总理的批文……走进南京钢铁博物馆,饱含历史积淀的工业气息扑面而来。随着暑假到来,中小学生研学团的身影渐渐多起来。在这里,一馆可尽览3000年的冶金史、200年的钢铁工业史和60余年的江苏钢铁工业发展史。

南钢未来钢铁智造馆门口的“钢铁侠”。南钢供图

南钢未来钢铁智造馆门口的“钢铁侠”。南钢供图

“最近真是太忙了!作为南京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周边学校的学生们都会来打卡。”南京金乐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燕说,南钢去年累计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今年研学人数达1.2万人。

暑假走进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会发现这里满是“遛娃”的家庭。工业风加上科技感,让孩子们直呼“太酷了!”最受欢迎的,当然要属“滨江工业生态走廊”观光列车。复古的绿皮列车拥有近百个座位,几乎每天都是满座。透过车窗向外看,钢筋铁骨的厂房、“蒸汽朋克”风的工业码头、壮美的滨江风光尽收眼底。截至目前,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今年参观人数已突破25万人。

看陶艺大师亲手从拉坯、利坯、干燥,到上色、喷釉、烧窑的全过程,并自己动手创作。在高淳陶瓷博物馆,进入暑假后,几乎每周都要接待一批研学团队,人数从20人到200人不等。各种肤色的外国青少年慕名而来而来,饶有兴致地DIY陶瓷工艺品。“外国留学生是我们客源的一大组成部分,他们来自欧洲、中东和非洲多个国家。陶瓷对他们而言,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高淳陶瓷研学游负责人茹康告诉记者,他们的研学内容更注重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播,针对青少年进行年龄段适配,并增加DIY体验,强调深层次学习与沉浸式感受。

中外青少年走进高淳陶瓷博物馆研学。高淳陶瓷博物馆供图

中外青少年走进高淳陶瓷博物馆研学。高淳陶瓷博物馆供图

在直升机上远眺紫金山、学习无人机“排兵布阵”战术……在位于江北新区的南京青奥体育公园内,爱飞客航空科普运动基地依托南京深厚的航空航天工业文化底蕴,打造了独具特色的航空航天研学游课程,如今年暑假推出的“少年空军营·逐梦蓝天:五天四晚航空军事独立营”就深受欢迎。“除了南京本地的孩子外,也有从杭州、青海、新疆等地前来体验的孩子。”基地市场部工作人员乔小溪介绍,基地还曾接收过一期五六十人的外国青少年研学团,成员来自法国、奥地利、英国等欧洲国家。

“冷峻”生产线变身风景线,讲述厚重工业“家底”

“原明故宫机场始建于1927年,是中国首座军用机场,南京首个民用机场。”在爱飞客航空科普运动基地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以航空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公园——511公园,探访明故宫机场的历史遗存。这里留存的机库残垣、跑道基石,见证了中国第一代航空人修理战机、培养人才的艰辛探索。

无锡小学生研学团走进南航御风园,参观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爱飞客航空科普运动基地供图

无锡小学生研学团走进南航御风园,参观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爱飞客航空科普运动基地供图

近年来,南京的航空航天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爱飞客航空科普运动基地推出的研学游课程,深度链接南京本地丰富的航空航天资源,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触摸城市的航空记忆,感受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力量。 “孩子们既玩得开心,又能深入了解航空知识与城市航空故事,家长也觉得我们的活动很有新意。”乔小溪表示。

走进南钢,孩子们纷纷惊叹,传统印象中“傻大黑粗”的工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风景如画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南钢打造了集餐饮购物、体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业文化旅游区,精心打造南京钢铁博物馆、文体公园、自然谷(萌兽乐园)等20余个工业旅游景点,让“冷峻”的生产线化身可亲近的风景线。

“梅钢号”观光火车。梅钢供图

“梅钢号”观光火车。梅钢供图

步入梅钢厂区,可谓“一路一树、一花一景”,不光有颜值,更有硬实力。在梅山钢铁博物馆,孩子们可依次探索六个不同主题的场馆,分别是以“钢铁志·中国心”为主题的钢铁主题馆、钢铁邮票馆、钢铁艺术馆、钢铁LAB馆、钢铁生活馆和钢铁人文馆。依托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和梅山钢铁博物馆两大载体,梅钢精心打造了钢铁主题系列研学课程,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钢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等主题,让青少年对现代化钢铁企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有了全新认识。

高淳陶瓷作为南京具有代表性的陶瓷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制作技艺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近年来,高淳陶瓷以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为驱动,创新形成炻器窑变釉技艺等四大特色技艺,多次承制国宴餐瓷。在高淳陶瓷博物馆,今年暑假的研学活动分为三个板块:博物馆讲解展览、国瓷工坊生产车间参观、陶艺院DIY制作体验,孩子们可参观陶瓷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生产过程。

“硬核”流程转为感官体验,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在千米轧线、千度高温旁,亲眼见证‘钢筋铁骨’的制造过程,非常震撼!”在梅钢的钢铁体验馆内,孩子们啧啧称奇。

梅钢拥有国内一流的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生产工序和智能制造装备,在钢铁工艺流程游览区,游客可近距离观察多条现代化智能生产线。钢铁体验馆内,下井电梯、360°高炉环形影院等多个项目,把“硬核”工业流程转化为可交互的感官体验,极大地增强了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南钢未来钢铁智造馆打造的科技感屏幕。南钢供图

南钢未来钢铁智造馆打造的科技感屏幕。南钢供图

戴上“智能安全帽”,通过空气成像触摸屏,即可自由选择查看生产全流程画面、运营数据和AI场景,了解人工智能在南钢的全场景应用;戴上VR眼镜,乘坐云上天车培训仿真器,即可化身一名天车操作人员“吊运”钢材;最后在AI拍照区域拍下一张照片,选择自己喜欢的风格,生成个性化“钢铁工人图”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南钢去年投用的未来钢铁智造馆,增加了不少“可见、可感、可体验、可触摸”的新玩法,让游客流连忘返。

作为一家现代化钢铁企业,南钢的数字化转型走在行业前列,近年来更是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全力加快转型升级。在南钢规划开发的“红蓝绿”三条旅游线路中,蓝色线路集中展示南钢数字化转型前沿成果,主要景点包括南钢智慧中心、未来钢铁智造馆、特钢工业体验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示范产线、智慧炼钢展厅等,让游客能够切身感受产业升级的硕果。

“在我身后的,就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它可以用于森林灭火,也可用于水上救援。”在爱飞客航空科普运动基地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御风园,眼前一架占据C位的大飞机格外醒目。看着这个可以“上天”如鲲鹏展翅,“入海”如蛟龙奔腾的“大个子”,孩子们啧啧称奇,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赞叹不已。

【记者手记】

讲好产业发展“新故事”,文商旅融出“新玩法”

南京发展工业旅游有着厚重的“家底”,可谓得天独厚。南京工业发展起步较早,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全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工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南京一直致力于促进工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早在2000年,南京市就有了首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目前,南京已有包括高淳陶瓷工业旅游区、海尔曼斯工业旅游区、南京金箔工业旅游区、南京卷烟厂工业旅游区、云锦博物馆等5家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022年11月,南钢工业文化旅游区跻身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近年来,实践证明,工业为旅游提供了新资源,如历史遗存、高科技创新、生产工艺等;旅游则为工业带来了巨大附加值,如品牌提升、产品推广、形象宣传等。随着南京旅游业屡屡在全国出圈,“爆款”网红产品越来越多,工业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向新力”成果日益丰硕,工业和旅游业携手前行、融合共赢是大势所趋。

从城市吸引力层面上来看,南京发展工业旅游,丰富了旅游产品线路供给,延长了旅游产业链条,创新了文化旅游消费场景,从而延长了游客在宁停留时间,拉动文化旅游新消费,进一步增强了“揽客”“圈粉”的吸引力。 眼下,越来越多制造型企业把目光投向工业旅游,升级工厂、建设研学基地,文商旅融合催生了更多“新玩法”。

工业旅游,如何讲好南京过去、现在、未来的制造业故事?相比其他形式的旅游,工业旅游更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要想办法让游客走进车间,亲自体验“生产”的快乐,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园区,应该进一步加深文旅融合,整合资源、强化特色、打造品牌、精准营销,从吃、住、行、购、观、听、憩等方面,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细致的服务,打造出更多游客喜爱的“爆款”产品。引导市民游客了解南京工业的历史和发展成果,开展产品制作流程、工艺体验等主题研学,在实践中感受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运用高科技手段,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引人入胜的工业旅游场景,开发吸引眼球的工业旅游文创产品,让游客有充分的体验感、参与感、趣味感。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 刘安琪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