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来泰州,总要尝一口“盐味”吧~

来源: 编辑:樊锦华 2025-05-01 21:36:22 查看数:0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下盐税,两淮居半

两淮盐税,泰州居半

图片
图片
图片


是泰州人刻在骨子里的
乡愁密码
是运河波纹里
永不褪色的银色胎记

五一来泰州吧
尝一口“盐味”


泰州的“都江堰





图片
一条河

兴盛了一座古海陵城

这就是西汉吴王刘濞

开凿的人工运河——

运盐河

今称老通扬运河或古盐运河


图片


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

水利工程之一

古盐运河的开挖时间

仅比蜀郡太守李冰父子

开凿都江堰晚61年


图片


这条运河一经开凿
便具有非凡的经济意义
成为扬泰通之间的
“水上高速”


图片

泰坝衙署是雍正年间掣盐的官衙


如今
虽不见当年繁忙景象
但得空时坐上
古盐运河水上观光巴士
随着运河水一路摇晃
依然能感受到那份
从历史中走来的风情

图片
图片

船过泰坝衙署
墙缝里斜出的野蔷薇
把淡红花瓣撒向水面
为古老的运河敷了层胭脂

或许

还会遇上一群运动达人

那就动起来

一起在盐运河边走“运”吧


图片


今天

市区首条核心景区公交专线

“鹿行凤城”假日旅游公交专线

正式开通

这条专线采用环线运营模式

以古盐运河广场停车场为起讫点

双向对开

覆盖老街、梅园、古光孝寺、

泰山公园等热门景点

串联桃园南码头、梅园码头、

留芳码头、柳园码头

4处水上观光点

假日来此体验

“水陆联动”的新奇感受吧


一馆藏尽千年“盐”变





图片

图片


古盐运河边上

有座江苏盐税博物馆

它是全国唯一一座

以“盐税”文化为主题的展馆

还原了古时

“泰坝衙署”繁忙工作的景象


图片
图片

这里陈列了2000多件
盐税史料,税官铜印
历代运盐牛车、唐代碑文……
浓缩了泰州盐税的白金时代
诉说着咸味的流年


图片
图片


秤砣悬着岁月的重量

盘铁铁锈斑斑里浸透了

盐工的汗滴

这些静默的陈列

将流动的历史

熬煮成固态的记忆


图片


来此

可以细细品读

“天下盐税 两淮居半”

“两淮盐 泰州居半”

最富时代的泰州故事~





盐灶煮出的圣学





前不久
发布君推出《王泰州是谁?》
引发广泛关注
这样一个儒家学派
为何能激起大家的兴趣?
假日得空来崇儒祠转转
你就会懂得
泰州学派为何会在此生根


图片


崇儒祠

位于热闹的五一路上

毗邻光孝寺

是为了纪念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而建


图片


派以地名,地以派闻
千百年来
唯一以地方命名的儒学学派
只有泰州学派
而它的创始人是——
盐丁出身的王艮


图片
图片
图片


青砖门楼上

“崇儒祠”集赵孟頫字

将喧嚣市声隔绝于外

灯光穿过玻璃

在青砖地上投出粼粼波影

檀香缭绕
书声穿越


图片
清朝盐官的私园







图片

乔园

坐落于泰州城古八字桥直街

素有“淮左第一园”之称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原名日涉园


太平军占领扬州后
两淮盐政机构从扬州迁至泰州
两淮盐运使乔松年买下该园
因称乔园

图片

四百多年的岁月
赋予它深厚的历史底蕴
也让它在时光的雕琢下
愈发韵味悠长

图片
图片

五月的乔园
是最不能错过的

这座清朝盐官私园

将裹着盐味的咸涩往事

化作太湖石的皱褶

一树迟放的木绣球

如千团雪球

蕉雨轩前挥霍莹白


图片

图片

竹影在粉墙上

书写流动的狂草

坐在数鱼亭中

俯身可见游鱼戏于莲叶间

自在欢快

让人不禁乐而忘忧


图片


4月29日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首批阅读建筑(园林)推荐名录

乔园上榜

五一假日

来乔园游园读城吧


图片

图片


泰州

这座因盐而生、因盐而兴的城市

街巷阡陌间

依然留存着众多盐业印记

如林则徐所立

《扬关奉宪永禁滕鲍各坝

越漏南北货税告示碑》的税碑亭

城中的税务街、税务桥等

这些珍贵的税史实物

每一处都在诉说着

盐与这座城的不解之缘


五一,来泰州吧

在春深的褶皱里

尝一尝

这与万物交换生命的

盐分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