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泰州海陵:看“一号社区”如何破解“无米之炊”

来源: 编辑:樊锦华 2025-08-01 18:00:41 查看数:0

  全力建强“首善之城”,是“幸福海陵”的核心要义。记者走进泰州市海陵区城南社区,看看社区工作者如何围绕“周到”和“首善”两条主线,巧用人大代表联络站“一根杠杆”,借力职能部门“多方力量”,让这个始建于2000年的老旧社区,成功实现从“脏乱老旧”到“水清岸绿”、从“默默无闻”到“品牌响亮”的华丽蝶变。

    走进城南街道沁莲社区,处处能感受到温暖的变化:环境愈发宜人,服务愈发贴心,邻里关系愈发和睦……这一系列喜人变化的背后,离不开沁莲社区“有一说一”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有力推动,更彰显着社区在打造“周到社区”道路上的不懈追求。

    “龙须沟”变“景观河”

    “前几年河道臭得不敢开窗,现在能坐在河边下棋打太极了!”退休党员王老师指着清澈的河水,满是感慨。这条曾经让居民苦不堪言的“龙须沟”,如今已成为社区里备受瞩目的“景观河”。

    这一令人欣喜的变化,始于2024年。社区“有一说一”人大代表联络站创新推出1234工作法,结合“你点我督”机制,开创“线上+线下”同步接待模式,进一步拓宽了社情民意收集渠道。通过聚焦民生困点、难点问题,组织各方力量协商共治,将民主协商融入社区基层治理,共同绘制沁莲社区治理服务“同心圆”。在内河整治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社区充分利用“有一说一”代表联络站平台,开展协商议事活动8次,人大代表视察监督3次,以全链条监督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社区积极上争小区河道整治项目资金约130万元,治理过程中采纳居民建议,同步安装太阳能曝气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打造出赏心悦目的喷泉景观。

    让居民倍感自豪的“有一说一”人大代表联络站,进一步推动民生议事厅“真议事、议成事”,3年来先后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68条,解决落实61个,成功推动解决内河整治、助浴点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8个。

    “热心人”变“志愿者”

    暑期伊始,沁莲社区“有一说一”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到选民诉求:部分双职工家庭由于上班,孩子无人照料。社区立即向辖区内“泰周到”志愿者发出号召,几天后,一个由回乡大学生、教师志愿者为主力的暑期托幼课堂开课,化解了这部分家庭的后顾之忧。

    这几年,沁莲社区整合社区资源,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一大批“热心人”加入“泰周到”志愿者队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日趋浓郁。

    开设“80后”助浴点,专业设备、专业人员加上志愿者辅助,帮助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舒心洗浴。“5分钟就能到助浴点,比家里洗澡安全、舒服!”78岁的张奶奶对新建的助浴点赞不绝口。

    开设“银龄课堂”,由社区民警、电信、银行员工等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定期教授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防诈骗知识等实用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组建“悦读志愿者服务队”,打造“读书角”,专业主持人带队开展亲子阅读会,“图书盲盒”等创意活动让书香融入日常生活。

    建成“文明上网主题教育馆”,组建“网络啄木鸟”志愿者队伍,成功化解学区划分等舆情事件17起,推动解决停车难等实际问题23件。

    社区已形成“1+3+N”服务矩阵,1个主阵地——党群服务中心升级版,3个特色空间——养老助餐点、助浴点、爱心洗衣坊,N个便民网点——常来超市、美力服装店等若干“周到商户”。同时,持续打造“博爱家园”,常态化开展急救培训、健康讲座,每年服务居民上千人次。

   “一号区”变“一家亲”

    “有事找社区,社区就是我的家人。”独居老人张奶奶逢人就讲。近年来,社区不断深化网格员服务功能,网格员错时上门收集民意,党群服务中心敞门接待群众,法律明白人时时敲门普法。今年以来,已完成入户走访183次,电话走访146次,开展反诈宣传7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5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在便民服务领域,社区创新实施“网格管理全覆盖+代办”服务模式。针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网格员化身“跑腿员”,提供社保缴费、话费代缴等贴心上门服务。

    针对“小开荒”引发的邻里矛盾,网格员通过“巡查-上报-调解”机制,联合相关部门组建调解小组,完成私建菜园清理8处,有效维护了小区的环境秩序。

    “现在遇到问题,我们知道该找谁说,说了也真管用!”居民代表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一号区、一家亲”的认可和自豪,更是对社区工作的最大认可与信任。

编辑:姜景旸  王晶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