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圆梦|黑暗中听见光明:高梓涵的高考逐梦独白

来源: 编辑:樊锦华 2025-06-06 15:13:38 查看数:0

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 “高考助力计划” 特别策划了“追光者说” 直播节目。来自泰州的全国自强模范、盲人有声主播高梓涵走进直播室,指尖轻轻摩挲着熟悉的盲文版高考倒计时牌。作为首位通过单考单招进入普通高校的视障学生,她的故事早已激励无数人。

直播那天,她以自己的特殊经历,为千万考生讲述那段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青春岁月。“当指尖触到‘录取’两个字的凸痕时,我听见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清亮。” 这位 26 岁的视障女孩,用十年光阴将 “不可能” 读成 “可能”。

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全国自强模范奖牌


问题1:童年时期的视力障碍,如何影响了你的成长轨迹?

高梓涵:1999 年,命运在我刚满月时,按下 “黑暗” 键 —— 一场用药失误让我的视神经萎缩,我的世界从此陷入灰蒙的光影迷宫。小时候最渴望的,是像同龄孩子一样在阳光下奔跑,但家中那台老电视机成为了我的 “瞭望塔”。新闻主播字正腔圆的播报声,如同一束穿透迷雾的星光,让我第一次感知到外界的温度。我会跟着《新闻联播》逐字模仿发音,把洗发水广告词编成押韵的童谣,我能通过楼梯间的脚步声精准判断是哪位家人回家了。那时的我尚不懂得 “梦想” 为何物,却在日复一日的聆听与模仿中,悄悄握住了与世界对话的钥匙。

附:高梓涵的生活近照


问题2:在特校学习时,是什么让你决心突破 “盲人只能当按摩师” 的固有认知?

高梓涵:在泰州特校和南京盲校的日子里,盲文成为了我触摸世界的 “眼睛”。当同学们讨论未来要成为推拿师时,我却在盲文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触摸到了另一种人生 —— 海伦凯勒用文字劈开黑暗的力量,让我指尖的 “勇气” 二字凸痕格外滚烫。我偷偷用奖学金买下一支录音笔,在宿舍用被子搭成的“录音棚”里,将《静夜思》《乡愁》等课文录成有声片段。 当耳机里第一次响起自己略带颤抖的朗读声时,我浑身起了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 —— 那是梦想破土而出的声音,原来视障者的人生,也可以在声音的维度里自由舒展。

附:高梓涵正在进行直播


问题3:2018 年的考试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备考过程中最难忘的挑战是什么?

高梓涵:2018年的考试于我而言,是人生第一场真正的 “战役”。与普通高考不同,我只需专注笔试,但备考难度并未减轻 —— 我反复触摸《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学》等专业教材,力求把每个字都熟记于心。当指尖触到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的盲文录取通知书时,窗外的蝉鸣如潮水般涌来,那是十八岁的夏,为追光者奏响的凯歌。


问题4:大学期间如何与声音艺术结缘?

高梓涵: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后我遇到了一位重要的引路人。

她第一次听完我的朗读后,轻声说道:“用心去读每一篇文章,才能不辜负听众的期待。” 这句话如同一把金钥匙,为我打开了播音艺术的殿堂。为了纠正发音、加强气息,我每晚在录音室对着麦克风练习两小时。为了熟练掌握音频剪辑,我常常挑灯夜战到凌晨三点。一个简单的背景音乐插入常常需要调试上百次。大学期间,我录制了《小妇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等四本有声书,累计近 300 万字。这些作品不仅是声音的记录,更是我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 当听到视障听众留言 “你的声音让我敢走夜路” 时,我深知,声音正在成为我突破黑暗的翅膀。

附:高梓涵参加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与参会江苏代表合照


问题5:从有声小说录制到创办 “明珠朗读”,这条创业路遇到了哪些困难?

高梓涵:2023 年毕业后,我拒绝了安稳的推拿工作机会,选择成为盲人有声主播。家人担忧 “靠声音吃饭” 不现实,朋友劝说 “直播是明眼人的天下”,一位视障听众的留言让我铁心前行:“听你读《小妇人》,我第一次敢独自走夜路。”创业初期,我用奖学金购置了最便宜的麦克风和声卡,在宿舍搭建录音棚。我录书只能靠听,耳机待久了耳朵就会出现耳鸣的现象。但为了这份热爱,我坚持了下来。2024 年创办 “明珠朗读” 直播间时有人质疑:“盲人直播,能看见镜头吗?” 我笑着说:“虽然看不见镜头,但我能看见人心 —— 当视障朗读者与健全听众通过声音彼此看见,这便是我追寻的‘光明’。”如今,直播间已吸引超百位视障读者加入,累计发布 200 篇朗读作品,单场直播最高在线人数突破千余人。更令我骄傲的是,我们培养的首批盲人朗读者中,有人通过声音找到了工作,有人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自信。

附:高梓涵参加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与参会代表合照


问题 6:作为过来人,你想对正在高考的考生说些什么?

高梓涵: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我想对你们说:高考是人生的一道重要关卡,但绝非唯一的通关密码。当年的我曾困于“盲人能否上大学” 的自我怀疑,如今却明白:真正的成长,是持续为梦想冲锋的能力。如果此刻的你因压力而迷茫,不妨试试 “声音治愈法”—— 将难解的数学公式编成口诀录成音频,散步时随节奏哼唱;在纸上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告诉那个 “考上理想大学的你”:“此刻的每一滴汗水,都在为未来的星光蓄力。”请记住,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在题海中畅游的每一个深夜,在操场上喊出的每一声 “加油”,都将化作未来某一刻照亮你的星光。正如我始终相信的:“眼睛看不到光,那就让心成为光源。” 愿你们合上笔盖的瞬间,既有战士收刀入鞘的骄傲,更有 “轻舟已过万重山” 的坦然 —— 因为敢于追梦的你,早已在逐光路上,光芒万丈。

采访尾声,高梓涵轻轻点开手机里的一段录音 ——2018 年放榜当日,母亲在考场外录制的蝉鸣声如浪涌来。“当时妈妈说,这是夏天在为我欢呼。” “如今我才明白,真正的欢呼声,从来不是外界的掌声,而是内心对梦想的执着回响。”

在 “明珠朗读” 直播间的暖光中,她的声音如同一束温柔而坚定的光,继续照亮着无数人 —— 无论是视障者的黑暗世界,还是健全人心中的迷茫角落。正如她在直播间常说的那句话:“最好的光明,从来不在视网膜的成像里,而在灵魂深处的燃烧中。” 这束由声音点燃的光,终将穿越岁月,照亮更多勇敢逐梦的灵魂。


作者:刘洋 吕丹阳

编辑:樊锦华

责编:陈丹丹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