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姜堰|打造苏中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规划“智绘”溱湖湾发展新蓝图

来源: 编辑:汤晨洁 2025-11-07 17:46:47 查看数:0

近日,《江苏省泰州溱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4—2035年)》论证会在南京召开。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文旅厅以及泰州市、姜堰区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国内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管理、风景园林等领域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对《江苏省泰州溱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4—2035年)》进行深度研讨与科学论证,围绕打造苏中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共同为这片兼具湿地生态与水乡底蕴的特色湾区勾勒发展新蓝图。

锚定“生态+文化”双驱定位

溱湖湾旅游度假区规划总面积14.80平方公里,紧邻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这一“国家级生态名片”,涵括华侨城、森林动物王国、特色乡村等多元业态载体。规划围绕“康养名城,活力姜堰”的城市发展定位,明确以湿地天然生态和渔耕农业系统为基底,以水乡历史记忆和休闲生活为底蕴,构建“水乡文化体验、水乡田园休闲、水生态康体度假”三大核心功能,与姜堰区“渔窑耕读地 船绘溱湖湾”的乡村振兴主题形成深度呼应。

“这片土地的独特性在于‘生态与文化的共生共荣’。”与会专家指出,度假区不仅拥有世界最高三面药师佛塔等文化地标,更传承着溱潼会船这一“最大水上庙会”世界级非遗项目,加之“溱湖八鲜”等美食资源与“一门三院士”的人文典故,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天然素材。

构建“双心双环、四区联动”发展格局

围绕“资源一体化、服务高品质”目标,规划提出“双心双环、两域四区”的空间战略,以南北两大游客中心为枢纽,通过车行环与水上游赏环串联全域,划分水域观光、陆域科普两大核心片区,同步打造“湖隐・康体颐乐、古溱・文化体验、窑韵・艺美休闲、渔耕・田园乐动”四大功能区。空间布局既延续了溱湖“水脉串联文脉”的特色,更破解了过往资源分散的发展瓶颈。

规划重点围绕三大方向,不断提高旅游度假区产品创新能力,升级非遗体验,将溱潼会船、冬捕民俗与研学旅游结合,打造“四季节庆IP”;拓展康养业态,依托湿地生态资源开发森林疗愈、中医药养生项目;激活夜间经济,联动华侨城打造光影秀、水乡夜市等特色场景。与会专家对此高度认可,认为规划“既立足现状补短板,又着眼未来谋增量,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

智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论证过程中,专家们围绕空间利用、品牌塑造、产业协同等关键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有专家强调,在项目建设中预留“生态留白”,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动态平衡;也有专家建议深化“文旅+乡村”联动,借鉴溱潼镇“强村公司”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农产品品牌化等路径,让度假区发展惠及周边村民。“规划的核心是让‘游客变创客、风景变产值’。”与会专家指出,溱湖湾需以“寻溱记”等现有IP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品牌辨识度,通过跨区域线路整合与新媒体营销,吸引长三角乃至全国游客,推动从“观光打卡地”向“深度度假地”转型,精心打造苏中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姜堰区相关领导表示,将全面吸纳专家意见,加快规划修改完善,推动蓝图落地见效。省自然资源厅陈小卉副厅长提出,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要把握好“区域性和地方性”“前瞻性和可实施性”“增量和存量”“规划衔接”四大要点,进一步优化完善后报省政府审批。

此次论证会的召开,标志着溱湖湾旅游度假区迈入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未来,这片兼具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的水乡湾区,有望成为长三角文旅融合的新标杆,为泰州“文旅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通讯员:王纯一

编辑:汤晨洁

责编:悦鸣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