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铭记|探访红色地标:苏中“小延安”靖江弯腰沟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5-08-22 18:54:07 查看数:0

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中共靖江县委、靖江县抗日民主政府移驻靖江市季市镇弯腰沟。弯腰沟被誉为苏中“小延安”,是当时新四军东进北上的要冲之地、华中军民抗战长久稳定的后方。80多年过去了,如今这里产业、文旅齐发展,焕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今天的《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探访红色地标》系列,带您走进苏中“小延安”靖江弯腰沟,探访革命历史,感受红色基因的传承力量。

弯腰沟位于靖江市季市镇安武村,处于靖江、泰兴、如皋三地交界处,水网密布,可攻可守,特别适合游击战。1942年,靖江县委、县政府和县独立团在这里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军事斗争的同时,进行基层政权建设。

靖江市史志办综合科科长王樱说:“这个是还原当年‘豆子选举法’的现场。1943年,靖江县委决定‘改造旧政权 实行新乡制’。同年的8月,就在这里试点,考虑到当时农民识字不多,就选用了这个。”

为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1943年10月16日, 靖江县首届参政会在弯腰沟召开,参政会成为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重要机构。同年11月,全县农民大会通过了“减租换约条例”“租田赎田条例”,靖江县农抗会成立,青抗会、妇抗会、儿童团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工业和制造业方面,弯腰沟还办起来了军工厂、被服厂,更好地满足军队和民兵的需要。

王樱说:“不仅如此,杨源时、祝惟干、汪青辰等革命先辈穿越枪林弹雨,高满洲、毛成等平民英雄冲向‘虎窝狼阵’。村民们也不顾生命危险,多次帮助作战部队击退进犯敌人。”

靖江弯腰沟为什么被称为“小延安”?这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息息相关。当年,弯腰沟家家户户都住过我们的战士,战士们纪律严明,还帮百姓干农活;孩子们主动参加儿童团,手持红缨枪在路口站岗放哨,盘查行人,防止敌人进入安武乡内破坏。

如今,战火远去,但精神长青。弯腰沟已经建成为弯腰沟红色文化旅游基地。这里松柏常青,纪念碑巍峨,纪念墙上镌刻着1539名靖江籍烈士的英名。它提醒着我们:永远铭记,是为了更好前行。

当前,靖江弯腰沟所在的季市镇正在围绕特色产业园、融合发展区、富民经济带等“一园一区一带”,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全力做强镇域经济。其中,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传统产业向新发展的代表,不断加大智能研发投入,加速向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企业成功实施的超高效节能电机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还颠覆了行业传统制造模式。

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剑说:“通过数字化车间建设,总体生产率提高了36%,生产运营成本降低了27%,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了21%。项目的成功实施,创造了中小型电机领域智能制造的先河,加速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与此同时,季市镇还聚焦文化名镇、幸福古镇建设,以共建共享为目标,实施民生提质行动,加快文旅产业发展,实施老街有机更新,打造文旅新地标,全力推进经济大镇、文化名镇、幸福古镇建设,让靖江“北大门”的经济更具实力、文化更富魅力、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靖江市季市镇党委书记刘昭东表示,积极培育“季有福”民生品牌,突出“一老一小”特殊群体,优化爱心助餐服务,提升“梦想小屋”品质,营造和谐、宽容的社会氛围,让人民群众更多感受到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陆彬 董叶 肖婧 弓煜 刘瑜

编辑:钱宇璇

责编:陈丹丹

审核:戈俊巍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