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泰兴六旬老翁周荣成怀揣着一个梦想!骑单车探访56个民族聚居地!

来源: 编辑:岑丹 2018-08-22 10:02:28 查看数:0

家住泰兴城区的周荣成退休后爱上了骑单车。2013年,他成功骑行川藏线。2015年,他重走红军长征路。2016年起,他开启了骑行走进我国56个民族聚居地的历程,今年已是第三年了。

之前,周荣成已探访了20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经过一段时间休整,近日他再次出发,踏上为期50多天、探访12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之旅。

退休后爱上了骑单车

今年66岁的周荣成,家住泰兴城区池上新村,退休前是泰兴市总工会的一名干部。因为长期运动,他身体健康,精神抖擞。

“刚退休时感觉有点闷。”周荣成说,整天待在家里,除了做家务和带外孙女外,感觉无事可做。

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接触骑行,很快,他的轨迹遍布了苏锡常各地。2012年11月,周荣成开始尝试跨省骑行,第一站是安徽芜湖,他曾经当兵服役的地方。

2013年6月,周荣成骑行23天,穿越了川藏线。2015年4月,他骑行74天,重走长征路。2016年,他骑行探访了东三省、内蒙古的9个少数民族聚居地。

梦想骑行探访56个民族聚居地

周荣成说,因为骑行,他不但获得了健康的体魄,还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友谊。2016年起,他又有了新的计划:骑行走进我国56个民族聚居地。

“走进56个民族家庭,听56个民族的歌曲,吃56个民族的饭菜。”周荣成说,他打算用3至5年的时间,走遍全国56个民族聚居地,体验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2016年,周荣成从北京出发,成功骑行探访了东三省、内蒙古等地的9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用单反照相机记录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传统;2017年,他用35天时间,一路向南,探访11个少数民族聚居地,骑行总里程约6000公里,经过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

他携带的路线图,上面已经有不少签名。这些签名记录着两年多来,周荣成拜访过的少数民族。

今年探访12个少数民族聚居地

7月5日,周荣成再次开启探访少数民族聚居地之旅,方向是西部的甘肃、青海、新疆等12个少数民族居住地,行程约14600公里,骑行要完成8000公里左右。

因为有了多年长途骑行的经历,今年老周的装备也有了更新。“准备了两个月,有维修工具,应急的药品,还有补充能量的食品。今年还特别增加了拍摄视频的装备。”周荣成说,每天要骑行四五十公里。

此次行程比较特别,沿途一些地方天气多变,周荣成的行李准备得非常多。分别前,周荣成的爱人张三好百感交集。

“为了实现他的梦想,我和家人都支持他。”张三好说,“现在社会治安很好,他出行这些年,都平平安安的。每次出行,我都给他两张银行卡,还准备了现金、日用品、药品等。”

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对于周荣成而言,35天的骑行之路并不孤独,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位来自南京的骑友——今年79岁的张庆钢。2015年,周荣成骑车重走长征路时,在桂林认识了张庆钢,两人结下了一段情谊,此后他们时常结伴长途骑行,一路相互支持和鼓励。这一次,他俩在南京南站会合,登上了西行动车,开始了新一轮旅程。

一路上,少不了艰难险阻,而两位老人也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风景,结交了很多朋友。

“在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寺,我们看到了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转经筒总计1700多个,计3.5公里长,很壮观。”周荣成说,要转完所有的转经筒,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

“最大感受就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周荣成说,回族朋友马世荣原先住着土坯小房,2006年开了家“忠心阁牛肉面馆”。现在生意红火,收入高了。住四合院一套(20多间房),儿子又另买一幢居住楼房。

周荣成和老张还拜会了78岁的撒拉族民族文化传承人韩占祥老先生。韩老讲到了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农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村村通水泥路、水、电,家家有小汽车,盖起了楼房,告别了救济粮。“我们所到之处,看到撒拉族人家庭院很整洁,鸟语花香,幸福指数很高。”周荣成说。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虽然骑行之旅感觉很累,但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感觉非常震撼,令人惊叹。”周荣成说。

这些天,周荣成的妻子将他发回的图文资料整理成美篇,每天更新。

“他途中繁忙,我来帮他做好记录,希望他平平安安。”张三好说。

来源:泰州e体育

编辑:岑丹

责编:戚翔

审核:单友健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