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稻河古街 | 江淮灵韵稻河溢,文昌水秀古今融

来源: 编辑:莫若亚 2017-05-11 14:22:12 查看数:0

三水之地的泰州,乃枕水之州,灵动之水时时滋养着这座中华凤城。在泰州繁华热闹的市中心商圈旁,一条古河静静地流淌,河两岸的街巷建筑全为黛瓦灰墙青砖地,与周围现代化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行走在古巷肌理犹存的街区,仿佛进入了旧日时光。

这里便是稻河古街区,泰州古城曾经的盐粮运输集散商业中心。如今经过全面保护复兴,街河并行,黛瓦灰墙,深巷古宅,文化深厚,使其得以位列2016年江苏十大新景区。

拥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的泰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南唐时取“国泰民安”之意,命名为泰州。千百年来,这里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泰州也是人文荟萃、名贤辈出之地,“儒风之盛,素冠淮南”。王艮、刘熙载、施耐庵、郑板桥、柳敬亭、梅兰芳等都是来自泰州的历史文化名人。

泰州位处富饶的鱼米之乡——苏中里下河平原,恰是承南启北的苏中门户,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的美称。川流不息的稻河位于新通扬运河以南,纳里下河七邑盐米,是里下河地区粮仓与海边盐场运粮、运盐到泰州的主要河道。正是因为河中停满里下河地区运送稻谷的船只而得名。自明、清以来,每日往来船只络绎不绝,沿河街巷也因此繁盛起来。真可谓是“稻河滔滔滔不绝,世代稻花飘香”。

稻河古街形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超过六百年的历史,是泰州最大的古建筑群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传统泰式民居别具风情。这里是泰州最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泰州率先保护复兴的古街区。明清时,泰州作为里下河地区农产品集散地,粮行、油坊、栈房等商业建筑大多沿河而建,因此小桥、流水、人式的稻河古街区逐渐形成,仅古桥就有八座。古街内涵西街和五巷两大景观区分居东西,稻河和草河贯穿南北,江水和淮水交汇其中。总占地面积约有16.8万平米,包含着11处省市文保建筑、30多处历史遗迹。

古街区仍保留着典型的“水-街-巷、弄-院落”水乡民居风格,以及涵西街、五巷“两街夹一河”的河街模式。河畔的一座座民居古朴、素雅,简单,体现了“黛瓦灰墙青砖地”、“太平山顶”、“左右逢源”等泰式民居独有的建筑特点。“左右逢源”一词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建筑的形容,是泰州建筑的一大创造,将街巷的每个拐弯处折去墙角,拐角抹边,以方便行人通过。这样的建筑与泰州浓厚的人文氛围离不开关系。

古街的主体五巷是五条东依稻河,南北走向,东西排列的平行巷子。这五条巷子的名字都很平实,分别为:头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每条巷的长度约百米,宽约四米,巷与巷之间的距离约为三五十米。头巷、五巷稍长,二、三、四巷次之。每条巷的南头次第相排,形成一条东西走向的曲径,北头有小横巷相连。五条巷排列整齐,房屋布局也大致相同,不熟悉地形的人,进入五条巷,转来转去,常常迷路走不出去,像是入了“八阵图”一样,故泰州有“进了五条巷,如吃迷魂汤”的俗语。如此布局,形态独特,街巷肌理鲜见。

市井一词意为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地方,有井方才有市,井也是古时居住城中的百姓的生活保障。稻河古街内分布着从汉唐经两宋直至明清前后两千多年延续不断的古水井群,共计17眼。年代最为久远的一眼汉代陶井中还出土了龟壳和未曾腐烂的碎草。这些古井见证了稻河从古至今商业上的繁盛,更见证了古城泰州“汉唐古郡、淮海名区”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这些古井形制随年代不同也各具特色。汉井为陶制井圈;晚唐五代古井为楠木底,底层平砌,上部砖砌;宋井是由带榫砖块砌成,横砌竖砌兼有,井砖形制不一的八角井;明清青石古井则为普通小楼砖,砌时竖横相间。

古泰州濒临黄海,辖地广阔,所属的大丰、东台、南通等地官府盐场分布广而多,资源十分丰富,盐业发达。唐代时设立在泰州的海陵监为全国十大盐监之首。宋代泰州盐仓场创下了“一仓支盐1亿2千万斤的全国最高纪录”。明代以后,两淮盐税长期占全国总盐税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其中泰州一地又占了两淮盐税的半数以上,泰州的特色盐税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早在明永乐二年,淮南盐场的运盐船行至泰州时就停泊在稻河之中,再由人工将盐包挑抬翻坝,然后沿运盐河西行。清雍正十一年,在稻河旁的西坝设立了泰坝监掣署,派专员管理盐务,负责对往来盐运核查、称重、盖印、签单及纳税等事务,泰州从此显赫于淮南盐运销的航道上。从西坝掣盐过坝,盐船满河,首尾相接,人工抬盐。当时诗人汪琴山曾在《海陵竹枝词》中描写过运盐时的壮观景象:“来往行船唱棹歌,淮南盐舶北门多。不知清化桥头水,近日平添几尺波。”

稻河伴盐而兴,管王庙也因盐而建。稻河古街内有一座极富泰州当地特色的庙宇——“管王庙”。庙中供奉的是盐宗之一,创立了官盐制度的管仲。始建于明代早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由两淮盐工所建,是我国淮盐地区最早祭祀盐宗的庙宇。一是纪念盐政之祖管仲,二是为盐工歇脚而修建。明初的泰州城,盐业发达,盐工众多,所以在通衢处建庙,名为管王庙,实为盐宗庙。

在管王庙所处的涵西街口,有一座“青砖黛瓦、猫头滴水、瓦椽飞檐、左右逢源”的泰式民居。精工细作,规模极为宏大,被民间直接俗称为“九十九间半”。这里就是堪称清末民初时期的泰州第一豪宅的周氏(吴氏)住宅。住宅原主人为当地的富商周彬,后转卖给了是任广东盐监大使的吴希彭。经过规划扩建后,住宅园林齐全,现为泰州老城区体量最大、最完整的古民居,位居现存古民居之首

庭院天井是泰式民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天井虽小,不占地方,却能满足采光、排水、通风等个方面需求。小型民居中往往只有一个天井,但周氏住宅建筑群有足足14个天井,组成了各自完整的十多个院落。

这座第一豪宅正堂中还有一种极为特殊的建筑设计——“响厅”。响厅是在铺设地面砖时用倒扣的陶盆架空地面,撒上米糠后,再在盆上铺设方砖。之后行走在方砖之上,共鸣也随之产生。既给人一种庄重神秘之感,又能达到防潮效果。这种建筑构造在新中国成立后几乎绝迹。如今在周宅正堂的地面,游客们还能通过玻璃透视“响厅”这一极为罕见的地下构造。

与稻河相邻的还有一条古巷——多儿巷,居住在此的住户,多是泰州一些较为富裕的商贾之家。古巷不宽,最宽处不足2米,越有百米长,巷中麻石铺地,两侧民居皆为青砖小瓦,排列有序,彼此相连,极富泰州当地特色。

多儿巷原名兔儿巷。相传古代时,巷中一户人家妇女生产时,恰看见了一只白兔,认为是吉祥之兆,就将巷子称为兔儿巷,后因“兔”与“多”读音相近,多儿寓意人丁兴旺,儿女众多,家庭美满,更富有吉祥寓意。于是又改巷名为多儿巷。

多儿巷的名称与旧时泰州民间企求多子的民俗有关,这在泰州的婚俗中也有所体现。一对新人在经过做媒、访亲、发贴、算命、回好、拜亲、送信、铺房等一系列婚前仪式后,在花轿迎娶的途中,还特意要把花轿绕道经过百子桥、多儿巷,再到新郎家堂前,这使得多儿巷在泰州更加家喻户晓。一首描写泰州特色古地名的词中也写道多儿巷:“吴陵忆,巧对话街坊。湾子街联多儿巷,打牛汪偶斗鸡场,牛市配渔行。”

稻河古街区南面主入口附近,多儿巷旁,修建有极为壮观的泰州科学发展观展示馆。展示馆由著名建筑大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设计。设计确立了“和谐与发展”的总体定位,与科学发展观的主题相契合,将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整合了当地建筑资源,是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代表,荣获了2013年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此馆是传承、弘扬、宣传先进文化和科学理论的示范窗口和重要基地。

泰州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而数百年岁月弹指一挥,稻河水只是这样一直静静流淌着,承载了千年文脉,开启了泰州繁华,也流入了每一位游览者的心间。

黛瓦灰墙依水筑,稻河街巷待君顾。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