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庭|肖寿仁家庭:一条家训“接力棒” “接”出家风甜花果
创建文明家庭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引导广大家庭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以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创建文明家庭,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着力点,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我教书育人一辈子,始终恪守‘育人先育己’的准则。我对自己、儿孙、家庭只有一条要求: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和谐相处,平等礼貌。祖祖辈辈始终坚守和传承着这条铁一般的家规家训,不敢遗忘。”退休教师肖寿仁感叹。肖寿仁,泰兴广陵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他的家庭是广陵镇远近闻名的家教家风典范。
白首不辍腹中“墨”,世代耕读好家风。肖寿仁一生都在学习,如今两鬓斑白,依然孜孜追求、笔耕不辍,所撰写的文章常在《泰州日报》等报刊发表。家人在他的熏陶和带动下,耳濡目染,培养起了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为拥有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儿子叶春华特意建造了一间书房,供家人日常使用。在这种氛围中,家规家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悄悄铭刻在每个人心中。肖寿仁犯有胃病,儿媳朱卫萍每次亲自送至医院检查治疗,照顾无微不至,从未有过一丝怠慢和一句怨言。考虑到肖寿仁夫妇的身体,朱卫萍自掏腰包购买了一辆电动汽车,为他们解决了出行问题。“我自己每月的退休金足够开支,我们生活自理也没问题,但儿子、儿媳还是会经常买些食品、水果回家看望。每年中秋,不管怎么忙,儿子一家总会回家团聚;每到春节,他们夫妻俩都要花不少钱给我们购置新衣服。到了秋季,还会带我们外出旅游。”肖寿仁感动地说。
儿孙不弃手中“锄”,世代劳作勤为本。到了春秋两季大忙时节,儿子、儿媳就会回来帮肖寿仁一起做农活。小满时节在太阳底下收菜籽、打菜籽很辛苦,朱卫萍心疼两个老人的身体,不顾暴晒到地里帮忙收割,给老两口减轻了一大负担。肖寿仁身体容易疲劳乏力,有时在农忙时节不得不长时间休息,心里着急地里的油菜,朱卫萍得知后,立刻回家帮忙。“入秋之后,儿子也会回家帮忙挖地里的花生了,有他们的帮忙,我们省事了很多。”肖寿仁妻子张淑贵说。叶春华在北京从事建筑行业,虽说这些年事业有了起色,经济收入也随之增长,但在外打拼的20多年,也有过艰难和低谷。最辛苦的时候,哪怕风餐露宿、饱受饥寒,他也从没有伸手向父母要过帮助。他一刻也不敢忘记父亲的教诲,时刻秉持家规家训做人做事,始终辛勤劳作,依靠双手耕作出自己的“田地”。
家庭不遗祖辈“训”,世代争做友善人。肖寿仁一家对待邻里厚道,礼敬长辈,远近皆知。叶春华平易近人、乐善好施,左邻右舍遇到难事、急事,都会寻求他的帮助。不管是借钱还是筹款,他总是不计个人得失,有求必应,帮助邻里解决燃眉之急。家人对他这样的举动,也都是表示支持和赞同。村集体准备修缮道路但缺少款项,叶春华带头捐款,为修建路灯添砖加瓦。父亲言传身教,叶春华从小身体力行,为人和善、团结友好,深得众人信任,在建筑工地他是包工头,但把农民工当兄弟和家人一般对待。“春节前夕,我们都能按时从他那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辛苦钱;他不仅在工作上帮助我们,生活中他也很体贴,时长叮嘱我们要注意身体;每年夏天,他花自己的钱给我们买西瓜解暑;中秋节假,还给我们每人订购月饼,让我们在外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因此,我们大家都很相信他,也都很尊敬他。”叶春华的工友介绍说。
编辑:汤晨洁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两高 聚力管理体制改革 助推产城融合发展2022-09-13
- 海陵区盲协举行“党建+会企联盟”揭牌仪式2022-09-13
- 绝美!总台秋晚温馨浪漫 获海内外受众盛赞2022-09-11
- 高新区(高港区)政协:优化营商环境 实地调研走进泰福里2022-09-10
- “小田”变“大田”思想观念如何通?操作路径有哪些?改田成本从2022-09-10
- 泰州高新高港筑牢养老诈骗防火墙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