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大公报要闻版报道泰州著名文化学者范观澜|推广佛教文化 筑起两岸心桥

来源: 编辑:赵采薇 2021-09-19 15:38:26 查看数:0

(以下为大公报全文)

“为庆祝本社创建七十周年,拟发行特刊,诚挚邀请范先生惠赐墨宝或贺词。”9月15日,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教授范观澜收到发自台湾台北市华严莲社的约稿信。“是34年前回家乡寻根的台湾高僧们使我与佛教结缘。”范观澜神情真挚地说。中秋将至,范观澜分外惦记台湾的长老。三十余年间,范观澜埋首于佛教文化研究,他奔走于两岸,拜访佛教高僧与文化学者,出版近200万字佛教文化著作,以传承佛教文化在两岸搭建起一座特别的心灵之桥。

图:一九八八年四月,了中长老(右)与时任泰州台胞接待站站长范观澜在泰州合影。受访者供图

1987年,海峡两岸冻结了四十年的坚冰消融。1988年4月16日至5月4日,时任世界佛教僧伽会中文秘书长、台湾中国佛教会秘书长、台北首刹善导寺住持的了中长老第一次回泰州返乡礼祖探亲。时任泰州台胞接待站站长的范观澜,在4月16日晚赶赴上海虹桥机场迎接。

回乡半个月中,范观澜全程陪同了中参拜光孝寺,回塘湾乡肖家庄祭祖,还去了镇江、南京、苏州、上海等地参访。了中长老对范观澜说,“这里是我的家,我常用泰州话在台湾讲经”。范观澜了解到他此次回大陆的主要目的除了探亲访友、修复泰州光孝寺之外,最重要的心愿是要与大陆佛教界商量开展两岸交流。

探寻史料 助力光孝寺修复

14年后,2001年11月,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范观澜的第一本佛教题材专著《江淮名刹泰州光孝寺》。时任世界佛教僧伽会会长、台湾玄奘大学董事长、台北首刹善导寺住持的了中长老专门为他作序。

长老在序文中写到:“自从两岸开放探亲旅游以来,最初几年我几乎每年都有大陆之行,或探亲或朝礼名山道场,而每次观澜都放下工作专程陪我,十多年来,我发觉他非常好学,尤其因为与我接近的关系,他对佛教的文物历史特别有兴趣。”

长老在序文中对范观澜不吝赞许:“在回乡的十几天之中,每日谈论的几乎都是有关光孝寺的事,而观澜天天陪我,渐渐地他对光孝寺的历史文物有了兴趣,而对未来的修复更怀着极大希望,因此他努力探寻过去的珍贵史料,而又切实地记录当前的修复过程。这本书的出版,对光孝寺、对泰州佛教、对泰州地方,都有很大的贡献,观澜之功,大哉!大哉!”

了中长老在序言中字里行间无不透着对家乡泰州的挚爱:“其实,这本书虽然题名为《江淮名刹泰州光孝寺》,而实质上是近现代泰州佛教的札记。诚如书中所言:‘百年以来,泰州成了名僧摇篮。’正因为如此,泰州佛教在近代中国佛教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了中长老还特别将此序文发表于2001年7月号的台湾《海潮音》杂志,使得范观澜的著作在海外受到广泛关注。在了中长老的鼓励下,范观澜先后出版了《华严文汇》等近200万字佛教文化著作。

“是了中长老引领我进入了佛教文化的领地。”范观澜感叹,三十多年来,他追随了中长老几乎跑遍了两岸与佛教相关的名山大川,并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拜访佛教圣地。

在了中长老引荐下,范观澜认识了当代著名高僧,世界华僧会主席团主席、(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评议员广元。2014年,广元法师得知范观澜要在台北举办摄影展,专门为他题展标《华严缘影 范观澜摄影作品展》。范观澜所著《成一法师传》再版时,广元法师又特别为他题写了书名。

大师赠典藏 编讲义助传承

图:东初著作《中国佛教近代史》封面。受访者供图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乃至于在世界华人佛教史上,东初是近代著名的佛教大师。

祖籍泰州的东初出生于1908年,1920年于泰州蒋垛观音庵剃度出家。1949年,东初赴台,致力推动佛教文化传播,著有《中国佛教交通史》、《中印佛教交通史》、《中国佛教近代史》(上下册)等作品。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成一长老回到故乡泰州,将珍藏的东初所著《中国佛教近代史》(上下册)赠与范观澜。依照这部书的脉络,范观澜编写了《中国佛教近现代史》讲义稿,在大陆多家寺院讲学。

范观澜说,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这部书已成为两岸佛教界接力传承中华文化的连心桥。

穿针引线 心系文物回归

图:范观澜与成一长老(右)在镇江焦山定慧寺合影。受访者供图

1988年秋,祖籍江苏泰县的台湾高僧成一法师回到阔别40年的祖庭泰州光孝寺,范观澜担任接待,他与成一长老成为忘年交。

在与成一长老的交往中,令范观澜印象最深刻的是成一长老的一次亲自登门。

1997年深秋。周日的清晨,电话骤响,成一长老的俗家侄子打来电话:“一小时后,成一老法师要来看你。”范观澜说,在一片手忙脚乱中,门铃就响了,成一长老与其徒弟,时任台北华严莲社住持明度法师等已在门口。“这一次,成一长老从台湾带来为我准备的许多有关佛教研究的珍贵资料。”

临别时,范观澜将一幅多次入选摄影展并获奖的作品《传承》放大照片赠与成一长老。

范观澜介绍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成一长老为完成先师公南亭长老的遗愿,尽心竭力修复祖庭泰州光孝寺,促成光孝寺“汝贴”、“祝枝山长卷”、“八大山人册页”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回归祖庭。

2006年9月,范观澜撰写的《成一法师传》出版,成一法师在该书的扉页上亲笔题字。

范观澜说,两岸佛教同根同脉、同出一源。成一长老等高僧,不顾高龄,频繁奔走两岸,是想亲身搭建联通两岸的心桥。

图:成一长老在范观澜为他撰写的传记扉页上题字。受访者供图

范观澜小档案

范观澜,江苏泰州人,生于1952年,曾任泰州台胞接待站站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范观澜自80年代起因机缘亲近当代佛教高僧了中、成一、妙然、茗山、真禅等长老,致力佛教文化研究,名入《二十世纪世界佛教人物大辞典学者篇》。

主要作品:《江淮名刹泰州光孝寺》、《寻踪名僧的摇篮》、《泰州佛教》、《江淮梵音》、《成一法师傅》、《中国佛教发展史(述略讲义)》、《泰州情缘》、《真情回眸》及《华严缘影一范观澜摄影作品集》等;并主编《华严文汇》上下册等。

(大公报报道版面)

来源:大公报

编辑:赵采薇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