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高港区临港经济园
临港经济园地处江苏省泰州港经济开发区中心板块,规划总面积15.93平方公里,其中首期规划面积5.45平方公里。园区区位优势明显,紧邻泰州长江大桥,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隔江相望,京沪高速、泰镇高速、沿江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毗邻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泰州港,是苏沪七大机场的几何中心位置,距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京沪高铁均约30分钟车程。园区自2012年正式启动建设以来,始终秉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理念,致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的产城一体新园区。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9年,临港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52亿元(不含扬子江药业集团,下同),比上年增长10.8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4.74%。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1.25亿元,增长12.32%,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6.39%。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开票销售119亿元,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49%。实际利用外资和港澳台资8196.34万美元。现已成为泰州港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港工业走廊的中部支撑,成功获批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园区。
功能配套日趋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齐全,已达到“九通一平”的标准,三横四纵道路框架体系全面形成。建成各类检验、测试、培训、计量平台10多个。总投资10亿元的标准厂房项目为中小企业落户提供了载体支撑,总投资8亿元的昆仑商务中心、总投资5亿元的维景国际,为重大项目落户提供优质商务配套。坚持“好地段、高标准、全配套”,规划建设水岸景城高档商务社区,为高端人才提供生活配套。
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对标市区产业定位,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焦汽车、船舶两大领域,依托长城汽车、口岸船舶、三福船舶等龙头企业,以汽车、船舶两大产业集群为牵引,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特种船舶装备产业为支撑,以汽车传动、汽车电子、消防设备、高压电器、起重装备、船舶配件等产业为新增长点,致力打造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集聚区。成功招引落户了长城汽车、苏中天线、天华索具、钜能链条、铁佑德科技等30多家知名企业。其中,总投资102亿元、年产20万辆的长城汽车整车项目于2019年初成功签约落户,并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苏中天线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开发力量最强、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汽车天线专业制造商,全球市场占有率30%以上,是德国奔驰、宝马、大众、美国通用的重要配套供应商。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策应全市打造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大健康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致力打造以扬子江药业为龙头,凯威医药包装、榕兴医用敷料、扬子江胶囊等项目为配套的“1+N”产业体系。其中扬子江药业集团是园区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也是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集团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地拥有20多家成员公司,现有员工16000多人,2019年产销均突破900亿元,已连续7年蝉联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首。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大院大所及人才集聚工程,围绕重点产业引进相关领域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吉林大学泰州动力传动研究院、汽车零部件检测中心、国家级特种防护用品检测中心、省级计量测绘检测中心及圆通、中通、安能等一批产业配套服务平台相继建成运行,为园区产业培育壮大、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支撑。
项目服务优质高效。园区始终把“包办墙外事”作为第一责任,把“帮办墙内事”作为第一义务,组建“店小二”专业服务团队,对所有客商投资项目,提供全过程、全事项、全区域专业化服务。不断深化“2340”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合并审查、集约审批、一站办结”的审批模式,着力构建项目审批服务高速通道。创新供地方式,试点开展“弹性出让、个性定制”的供地模式,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严格落实同城待遇,对外来投资商及其子女的就医、入学等问题,采取“绿色通道”的方法,最大限度提供各种便利,确保每一位客商投资放心、干事顺心、生活舒心。
- 《“三比一提升”系列对话访谈》:泰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2021-10-27
- 《“三比一提升”系列对话访谈》:兴化市商务局局长张大军2021-10-27
- 《“三比一提升”系列对话访谈》:靖江市商务局局长徐啸宇2021-10-27
- 《“三比一提升”系列对话访谈》:泰州港核心港区党工委副书记、2021-10-27
- 《“三比一提升”系列对话访谈》:海陵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西2021-10-27
- 《“三比一提升”系列对话访谈》:海陵区委常委、海陵工业园区党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