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白米镇:致富好项目 振兴探新路
日前,姜堰区白米镇关工委为响应区三会关于开展调查研究的号召,来到白米镇孙舍村,就发展高端农业,实现富民强村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孙舍村地处白米镇最南端,南边与大伦镇接壤,周山河横穿东西,东部干线贯穿南北。全村社会面积297.9公顷,人口2037人,1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235亩。没有村办企业,无外来收入,是白米镇较贫困的空壳村、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在全镇十七个村中相对较差。孙舍村是纯农业村,不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老人们固守“一熟稻子一熟麦”的传统种植模式,尽管起早贪黑、日夜操劳,但收入并不高。2019年该村成立了富民芦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400多亩。其中127亩是芦笋大棚,50亩是蔬菜大棚,200多亩是大葱种植基地,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发展以芦笋、大葱等主要农产品的高端农业项目。不仅使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还带动了群众致富。
二、实施过程
在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将耕地分级搭配,整田整块分割为若干小块分到各个农户,导致每家每户承包经营的耕地零散分布,而且每户之间还必须有田埂田岸分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在家的留守农户接手耕种承包地,使地块分布更加零散。分散的土地,给农业生产规模种植带来了诸多不便。
一是难以进行机械作业,耕作效率低;二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相互掣肘;四是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难以有效运行;五是对外土地流转涉及农户多,难以协商一致;六是地块分割产生了较多不能耕作的界岸,浪费了耕地资源。围绕以上难题,孙舍村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村两委认识到要振兴乡村,必须筑牢产业方向,产业靠的是规模,零碎地块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果能将零碎地块进行整合,“打包”承包出去,农业生产的效率可以大大提升。年轻人可以放心地外出务工赚钱,不要再牵挂承包田了,村民们的日子一定能变得更好。
两委成员在调研中也发现,虽然群众也认识到了承包地零散的各种弊端,也有将土地“化零为整”的愿望,但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和具体路径,缺乏组织者。如农户间相互进行土地调换,又各怀心思想问题,各打各的小九九。外来业主整体流转集约经营,又因农户意见不一难以达成。两委成员按照分工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说服村民们将承包地都交给村里,进行统一规划处理。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孙舍村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分别承包给四个家庭农场和芦笋专业合作社种植。这样不仅让村民们每年都能拿到每亩1100元的流转费,也为他们在家庭农场带来了新的工作岗位。目前孙舍村已有90多位农民在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打工,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2019年,孙舍村在村党总支书记拜建军的带领下,开始谋划特色农业种植,发展高端农业项目,他们多次到芦笋种植成功的基地进行考察、学习。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认识,8名村干部带头投资入股,每人4万元。成立了“富民芦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首先搭建钢架大棚,种植了芦笋;2021年上半年,合作社紧扣市场需求,在芦笋种植成功的基础上,再与山东种葱大户合作种植大葱。2022年3月,第一期种植的大葱获得了大丰收,为合作社带来了60多万元的收入,去年合作社总销售额达139万元,纯收入达30多万元。目前,合作社一共承包了400多亩土地,全部用于发展高端农业项目。其中,130多亩建了140个大棚,种植芦笋;200多亩种植大葱,还有50多亩培育葱苗。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该村党总支书记拜建军把集体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带头投资、带头苦干。每天早上天一亮,他就来到大棚,逐个大棚检查芦笋和大葱的生长情况。他为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埋头苦干,深受干部和群众的好评,拜建军也多次被评为十佳村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群众称之为我们的“好带头人”。
为使特色农业种植成功,富民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南农大合作,嫁接高端优质资源,推动芦笋产业借梯登高,成为南京农业大学产学研究基地,南农大和孙舍村签订协议,南农大给予技术支持,还投资20多万元给村里发展,为孙舍村的振兴增添了动力。在南农大农业技术团队的指导下,产学研基地根据孙舍村的气候及土壤环境特点,提出了可行的指导意见,打破粗放种植模式,探索“笋鸡”、“笋鹅”等综合种养模式,每亩增加鸡鹅收益4000元。同时,探索精深加工,成功研发芦笋茶,提升芦笋附加值,预计每亩能增加收入2000元。从而优化了芦笋的种植方式,提高了芦笋的品质和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在推进高端农业项目的发展上,孙舍村吸引了不少在外能人回到家乡,加盟到高端农业项目建设中。他们利用在外打工多年的经历,了解外地市场需求情况,看到发展高端农业的前景,回乡创业致富。有自建大棚种植了8亩芦笋的王爱玲,有种植了30亩大葱的田福德,有帮助销售农副产品的周文斌。很多能人的加盟,大大提升高端农业项目的规模和效益。同时孙舍村以发展高端农业项目为目标,带动群众共同致富,采取“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将芦笋推广给农户种植,合作社统一提供技术支持、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带动群众增收,走出了一条多元强村路。通过发展高端农业项目,孙舍村2022年村集体收益达到了70.83万元,彻底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终于迈入白米镇先进村的行列。
在发展高端农业项目的过程中,孙舍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通过几年的实践,他们认为要发展高端农业,带动群众致富,壮大集体经济,必须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必须有一个好的高端项目;必须有一个好的技术支持;必须有一个好的产品销路。
三、发展前景
农业生产是脆弱的产业,受天气影响较大,今年七月份的强降雨,使该村的芦笋和大葱被淹,虽然保险公司赔偿了7万元,但合作社还是损失了20多万元。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孙舍村初步尝到了发展高端农业的甜头,在大葱的种植中吸引辽宁省的田老板前来承包30亩大葱种植,并负责50亩的种植技术,合股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使本地人也能熟练地掌握大葱种植技术,走共同致富之路。
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该村又准备新上新项目——羊肚菌大棚种植,该产品为大酒店、食堂的辅助食材,适宜火锅制作等,具有鲜嫩、味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鲜菌每斤80元左右,干菌每斤800--1000元。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需求量大。但投入大、风险高。第一年投入每亩需2万多元,成功的话当年就可以收回投资。该村聘请了三水街道曹根凤老板作为技术支持,第一期种植50亩,如果顺利,保守估计到2024年村集体收入不低于100万元。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高端农业项目,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孙舍村走上了发展快车道,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致富路。通过种植芦笋、大葱,甚至于发展羊肚菌,让昔日纯种粮的农田变成不断生金的“聚宝盆”,孙舍村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样板,祝愿孙舍村取得更加骄人的业绩!
通讯员:游有邦 彭铁宏
编辑:闾巍
责编:康希
审核:吴军
.
- 泰兴经济开发区(滨江镇):“地毯式”清查,全面开始!2023-09-01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凤凰街道: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助力社区矫正提2023-09-01
- 泰州姜堰淤溪镇:倡导文明出行 共建平安家园2023-09-01
- 泰州姜堰淤溪镇:募集善款献爱心 传递善行暖人心“99公益”募捐2023-09-01
- 姜堰区俞垛镇: 用好巡察利剑 助力乡村振兴2023-09-01
- 姜堰区俞垛镇开展企业入规入统上门服务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