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英雄榜丨姜堰高新区巧用亩均效益“指挥棒”
日前,亩均税收高达300万元的江苏正帆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下简称江苏正帆公司)又租下姜堰现代科技产业园区(简称姜堰高新区)扬帆创业园的一幢5000平方米厂房,借助上海母公司刚登陆科创版的融资渠道,新上投资亿元以上高端电子信息类项目,打造姜堰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的新标杆。这是姜堰高新区巧用亩均效益“指挥棒”取得的结一果。
江苏正帆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下简称江苏正帆公司)是姜堰高新区“亩均效益”的标杆企业,2016年落户,由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租用扬帆创业园一幢厂房,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研发生产半导体设备及其配件、电力电子元器件等产品,年开票销售5亿元、纳税1500万元。江苏正帆公司副总经理杨琦说:“姜堰的‘亩均论英雄’改革,为咱们公司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利己利人,正当其时,必须乘势而上,高扬江苏正帆二次发展的新风帆。”
今年10月9日,姜堰召开大力实施“双提”工程、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全面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抓存量促提升,抓增量促提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集约高效发展。姜堰罗塘街道(高新区)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成立“亩均论英雄”改革领导小组,分成5支调查队,花10天时间,地毯式走访摸排了352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53家,邀请第三方机构调查核实,编制企业现状图,一企一册,分类施策,同时亮出“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舞好亩均效益“指挥棒”,正向激励、反向倒逼企业早行动、早受益。
江苏中云智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江苏中云智慧公司)趁着这股东风,量体载衣,异地换笼,新租了姜堰高新区新建的扬帆创业园三期两幢1万平方米的厂房,腾出现租用的原阳山硅材料厂46亩地,新招引了投资1.5亿元的新材料项目。新厂房正在紧锣密鼓的装修之中,明年投产,预计年开票销售1.8亿元,纳税1400万元,亩均税收93万元,比原来多了3倍。“感谢园区工作人员送来了‘及时雨’,逼着我们主动出战,抢抓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提前分享政策红利。”该公司总经理张毅霖说,江苏中云智慧公司是高科技企业,根本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迁至扬帆创业园三期厂房后,物尽其用,节省了一半的租金,还能提升智能化水平。”下一步,江苏中云智慧公司将扎根姜堰高新区,建设现代化的智能安全产业园,打造国内领先的智慧安全装备基地,力争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争当“亩均效益”的排头兵。“前有标杆,后有追兵,我们不能再等了。”华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灵勇感慨地说,公司原有8幢厂房,每幢6000平方米,现腾出两幢厂房引进万聚电子项目,已实现开票销售2700万元。目前,公司又洽谈引进了一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半导体电子项目,真正做到“好马配好鞍”,产生“寸土生尺金”的效应。
姜堰高新区培大育强企业的同时,动真碰硬淘汰“亩均税收”不达标的企业。去年,上海一家展览展示工程公司迁至姜堰,租用园区某企业的5000平方米厂房。调查人员考虑到公司不符合园区产业规划,且开票税收难达要求,动员双方友好解除合同,腾出空间,拟招引智能制造项目。到目前为止,姜堰高新区已劝退收储达标无望的6家企业,腾出150亩土地以备招引优质项目。一“棒”舞出新境界。华源防爆电机公司以技改提质增效,去年技改投入1800多万元,实现开票销售1.2亿元,明年决定继续投入1500万元新上技改项目,力争开票销售2亿元以上;星云动力公司自我加压,召开董事会,调整股权结构,引进战略投资,争取3年内上市;贝特公司盘活闲置土地建设厂房,以备引进新项目……今年1至10月,姜堰罗塘街道(高新区)工业企业开票销售90.2亿元,同比增长22.28%。姜堰罗塘街道党工委书记、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许兵说,“亩均论英雄”改革就是要舞好亩均效益“指挥棒”,因企制宜,因鸟配笼,通过兼并重组、改造转型、腾笼换鸟等方式,扶优劣汰,培大育强,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孵出更多“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俊鸟”,按下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编辑:康希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 姜堰俞垛:全力以赴 迎战“梅花”2022-09-15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喜迎二十大 启航新征程 ——刁铺街道新2022-09-15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刁铺街道: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2022-09-15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凤凰街道:举行“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2022-09-15
- 姜堰区俞垛镇:党员认领“微实事”聚力服务“大民生”2022-09-15
- 姜堰区俞垛镇:传递关爱 幸福童年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