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兵:大兴实干之风,致力临港经济园高质量发展
开发园区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是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如何真抓实干推动项目建设量质齐升,今天推出高港区口岸街道(临港经济园)党工委书记陈新兵同志的文章——《大兴实干之风,致力临港经济园高质量发展》,供大家学习参考。
大兴实干之风
致力临港经济园高质量发展
高港区口岸街道(临港经济园)党工委书记陈新兵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口岸街道(临港经济园)按照“三比一提升”要求,抢抓园区改革发展机遇,突出经济建设主责主业,大兴实干之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推动项目招引和项目建设齐头并进。一季度,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17.86亿元;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6.35亿元;500万-1亿元项目4个,总投资0.45亿元。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1个,投资7.86亿元;500万-1亿元的项目7个,总投资1.99亿元。
聚焦经济建设,优化运行质态
致力培大育强。支持引导主导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孵化一批“高精尖特”企业,推动产业向市场中高端延伸。
推动产业赋能。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科技、金融、产业、人才有机融合,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围绕临港产业、综合经济、楼宇经济立体布局,打造新经济增长点。
聚焦项目攻坚,硬化发展支撑
加大招引力度。聚焦“2+1”产业定位,聚合资源、聚力突破,大力发展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
加快推进速度。细排新开工项目建设计划表,倒排节点、压实责任,形成“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建一批、竣工一批、达产一批”的生动局面。
优化项目服务。创新“店小二”服务,形成从项目立项、环评、土地、规划建设手续等全流程参与的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效。
聚焦产才融合,强化动力引擎
坚持党管人才。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协调机制,整合园区组织、科技、人社、招商等方面人员力量,凝聚起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做强平台载体。依托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体系以及载体空间,探索构建“人才+基地+资本+项目+服务”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更多人才科技成果孵化。
做优人才服务。健全完善党工委委员定点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用好企业科技人才专员,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个性化、一条龙服务,确保市“科技人才新政80条”和区“人才十条”等扶持政策落实落细、落地见效。
聚焦改革创新,深化园区建设
深化园区改革。以“两集中”“三剥离”为导向,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将资源要素向项目一线集中。对标对表先进园区,全力谋求项目突破,力争在B类园区中争先进位。
加大创建步伐。围绕省级高新区创建要求,在园区规模、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补短板、求突破,力争早日创成省级高新区。
盘活闲置资产。清理低效土地、盘活闲置厂房,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计划清理低效用地500亩以上。
来源:先锋泰州
编辑:陆楚媛
责编:杨帆
审核:吴军
- 史立军:从党史中汲取充沛养分 在传承中坚定前行力量2021-04-07
- 中共中央组织部:扎扎实实抓好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2021-04-02
- 从党的历史中学什么?怎么学?2021-03-25
- 《中国组织人事报》关注泰州这项工作!2021-03-23
- 党史学习教育明确“指定书目”,为何是这四本书?2021-03-18
- 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地方这么干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