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新闻专题>>
- 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节选)

习近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入的是习近平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
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大家好,我是泰州市侨联的乔晶晶。今天,我要为大家诵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8月20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的一部分:《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节选)。
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说:“我自从十八岁加入革命队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没有任何别的考虑”。他一生“三落三起”都是因为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每次被错误批判打倒都豁达乐观、沉着坚韧,对未来充满希望;每次复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都无私无畏、以顽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推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和实践。“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再度出来工作,依然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邓小平同志真正做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
邓小平同志客观公正对待党的历史、对待同志、对待自己,谦逊随和,平易近人,善于同人合作共事。革命战争年代,他同刘伯承同志共事13年,形成亲密无间的革命友谊。他善于团结和使用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从不以个人恩怨待人处事。他说:“要抛弃个人恩怨来选择人,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要用。”邓小平同志一贯反对特权、反对腐败,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总是严格要求。
邓小平同志功高至伟却从不居功自傲。他多次讲:“永远不要过分突出我个人。我所做的事,无非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愿望”。他以唯物主义者的精神看待生死问题,对家人说:“我哪天去,哪天走,不关紧要。自然规律违背不得,你们要想透这个问题。”他逝世后,按照他的遗愿,把角膜捐献给了医院,遗体供医学解剖,骨灰撒入大海,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来源:先锋泰州
责编:赵倩倩
审核:吴军
- 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微音频系列展播⑤2019-03-30
- 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微音频系列展播⑥2019-03-31
- 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微音频系列展播②2019-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