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城市笔记之立陶宛(下)】来自天主教的“非暴力不合作”

来源: 编辑:赵倩倩 2016-12-07 11:42:53 查看数:0

如果你从波兰一路旅行到立陶宛,那么在立陶宛街头游走,你会发现这两国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建筑风格都很相像。与当地人聊天才得知,原来波兰、立陶宛还曾经合并为一个国家。在一百多年历史里,立陶宛被波兰高度同化了。

这段历史很有意思,于立陶宛而言也很重要。十字军东征时期,有个条顿骑士团因为在中东、近东地区非常卖力的与穆斯林掐架,被教皇封为三大骑士团之一。这伙人在第五次东征铩羽而归之后,不甘寂寞就总去骚扰波兰,促成了波兰与立陶宛的合并,新的王国由立陶宛大公盖迪米纳斯统治,而他拥有的波兰的权力源于你迎娶了波兰12岁的公主。这个立陶宛萝莉控戎马一生,把疆土从黑海一直拉到波罗的海,在当时是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无论对于立陶宛、还是波兰来说,都是历史的高光时刻。高光到什么程度呢?波兰在中国历史爱好者中有个外号叫“平独镇露大波波”,这“独”和“露”来自于日文,前者是指德国,后者则是俄罗斯。是的,数百年来立陶宛、波兰在德国、俄罗斯两国之间夹缝中生存,却也曾经威猛地左打德国右敲俄罗斯,顺便将凶猛的条顿骑士团狠狠地教育了一遍,就是在波兰立陶宛王国时期。

[天主教:皈依自盛世 抵抗于乱世]

我在首都维尔纽斯老城晃荡, 老城面积不及泰州环城河内范围,却拥有数十座天主教、东正教以及犹太教教堂,几乎是十步一教堂,是名符其实的教堂之城。城中最醒目的教堂是维尔纽斯大教堂,它位于格季米纳斯山脚下宽阔的教堂广场,在教堂广场东侧便是上文提到的波兰立陶宛王国首任国王——立陶宛大公盖迪米纳斯,正是这次联谊,使立陶宛成为最后一个接受基督教(含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的欧洲国家,在此之前立陶宛奉行多神信仰。盖迪米纳斯在世时攻城拔寨,建立起能够“平独镇露”的强国,后世因为他引入的天主教,使立陶宛人民在宗教中领域了反抗之道。

立陶宛、波兰在联合王国解体之后,便被德、俄两大流氓轮流蹂躏,靠实力去反抗很难摆脱奴役的命运,这时候,天主教便在这两国民族的自由独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直到苏联解体,它在立陶宛的民族信仰中,都是有如灯塔般的存在。因此,虽然“教堂之城”海纳百川,包容各个教派的教堂,但是依然是以天主教堂为主。

让我们看看波兰立陶宛王国解体后的命运,18世纪末被并入沙俄,一战、二战时期均被德国占领,二战之后又被并入苏联,同时被改造为苏维埃共和国直到苏联解体。在被殖民、被奴役、被苏维埃的日子里,天主教便成了立陶宛民族自由运动的”温床”,也是抵抗被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同化的有力武器。通常来说,在极权统治下,公民集会是被禁止的。但是因为天主教堂的存在,为民族独立提供了宣传阵地,反抗运动也有极大的组织便利。因为沙俄统治者虽然可以阻止民众在户外的活动,但是顾忌对天主教堂采取强制措施,否则他们就不是与立陶宛民族运动者为敌,而是天主教会。

[十字架山上的民族坚守]

天主教作为立陶宛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我去立陶宛旅行的最后一站希奥利艾有了充分的体现。在距离城区十多公里有座十字架山,里面堆放着近十万个十字架。所谓“山”字,有如泰州泰山公园中的“小泰山”,其实就一土丘,目测体量还不及“小泰山”。但是由于十字架不大,所以密密麻麻遍布土丘的十字架依然震撼。

看起来,十字架山似乎是宗教的又一建设奇迹。但是对于立陶宛人民而言,这是以和平方式忍受民族苦难的象征,是一部血泪抗争史。有根有据的起源已经无处可寻,据说第一个十字架是19世纪30年代立陶宛人起义反抗沙俄时,放在位于这里的一处军事掩体上。在《城市笔记/立陶宛(上)》中有两张墓地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逝去亲人的墓碑上都要安放十字架,而最初放在军事掩体上的原因,则是家人已经找不到起义者的尸体,所以在此象征性的安放一个十字架。

所以,十字架山上的每一个十字架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悲伤的故事,在这里,我们可以寻到立陶宛的近现代颇为惨痛的历史。

19世纪两次不成功的反沙俄起义成为了十字架山的起源,一战以后获得独立的立陶宛人来到十字架山缅怀在独立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亲人。被并入苏联时期,十字架山又赋予了一层特殊的意义,立陶宛人前赴后继来到这里,留下十字架,以此来证明自己原有的立陶宛民族身份和区别于俄罗斯东正教的天主教信用。在此,有点印度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意味,成为了和平抵抗的象征。19世纪沙俄选择不动天主教堂,而20世纪持无神论的苏联则数次打算移平十字架山,有传言苏联曾打算在附近修建水坝,当然,最终这项将会淹没十字架山的计划未能成行,不过那段时期当局确实吃力不讨好地清理了不少十字架。

[我想我做之对岸共和国]

历史多磨难的立陶宛人终于当家做主人了,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立陶宛人在大街小巷卖力地清洗着深刻的苏联烙印,并且享受着独立自由的阳光普照。

而在首都维尔纽斯的维尔尼亚河附近的居民,他们并不满足,要求更加独立的权力,并且成立了一个“国家”,叫“Užupis共和国”,姑且从字面意思理解为“对岸共和国”。也许是立陶宛吃够了为独立抗争的苦头,所以对岸共和国看似儿戏的行为并没有得到立陶宛政府的镇压,在维尔纽斯旅行很容易在谷歌地图找到“对岸共和国”的位置——嗯,看起来至少这个美国科技公司支持它的存在。

数百年的抗争让维尔尼亚河岸居民有了丰富的独立经验,自从20年前的愚人节宣布独立以来,对岸共和国相继发布了国旗、货币、总统、宪法以及因为立陶宛加入北约而解散的12人军队,一切都像真的一样。

随着地图我从老城走路一刻钟,便来到对岸共和国。关于这个微型国家,最具辨识度的便是在墙上的《对岸共和国宪法》,共有21种语言版本,中国人能看懂的自然是繁体中文版,宪法内容相当有意思,全文共有41条,我选几条用简体中文表述,你感受下:

1、人人都有权居住在维尼亚河边,而维尼亚河也有权流淌;

3、人人有权去死,但不是义务;

5、人人有权让自己独一无二;

6、人人有爱的权利;

7、人人有权不被爱,但不是必须的;

12、狗有权当狗;

27、人人应该记住自己的名字;

33、人人有权哭;

39、不准失败;

40、不准还手;

41、不准投降。

嗯,这是一个极其个性且强调个性的宪法,也许是从周星驰电影中吸收了充足的养分,所以显得有点无厘头。看来长期以来被外族极权压制下的自由,迸发出的光芒都很别样。“对岸共和国”的气质倒是与艺术家很搭,所以当地布满了艺术画廊、手工作坊以及咖啡馆,即便是路人,穿着、发型也是颇为放荡不羁。所以与其看成共和国(没有一个国家承认其主权),倒不如看成立陶宛的798,人人都爱它,不是吗?!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