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河南行丨千龛邻峭壁 瑰宝绽芳华——走进龙门石窟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上,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北宋等朝代,前后营造时间长达400余年,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龙门石窟现存大小编号窟龛2345个、各类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受长期自然侵蚀和历史人为破坏影响,龙门石窟一度残损严重。新中国成立后,龙门石窟开始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1961年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领略千年石窟艺术之美
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相关阅读
- 第1视点|让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永放光彩2025-05-21
- 学习快评|制造业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2025-05-21
- 习言道|编制这份发展战略,习近平要求登报发问卷2025-05-21
- 时政现场说丨聚焦先进“智”造 “转动”产业链条2025-05-21
- 金色相框|习近平在河南考察2025-05-21
- 听习近平讲作风故事⑤丨一根灯芯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