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一天消耗30吨餐厨垃圾,小虫子解决垃圾处理大难题

来源: 编辑:赵倩倩 2022-07-18 21:40:11 查看数:0

餐厨垃圾无害化绿色处理是当前环保难题之一,这一难题在江苏泰州得到有效解决。该市环保企业利用昆虫黑水虻的生物特性,把厨余垃圾“吃掉”,并实现变废为“宝”。

在位于靖江市马桥镇横港村的江苏楚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黑水虻养殖基地被分为育种区、成虫养殖区、虫卵孵化区、幼虫养殖区、筛虫区等几大区域。在幼虫养殖区,钢架大棚内左右两侧各建有一个长形池子作为食床,基地人员每天将剩饭剩菜、蔬果瓜皮通过垃圾预处理系统进行分拣粉碎制成浆料后铺在池内,供亿万只黑水虻进食。据介绍,该基地养殖的黑水虻一天可以吃掉30吨餐厨垃圾。

据统计,我国餐厨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比重最高已达到60%以上,餐厨垃圾产生量已突破每年1.2亿吨。为维护居民健康及城市环境质量,做好餐厨垃圾的处理工作刻不容缓。

餐厨垃圾处理通常采用焚烧法、卫生填埋法,此类传统处理方法通常处理不够彻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既可以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目标,又能获得养殖收益,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黑水虻,又叫亮斑扁角水虻,作为腐生性水虻科昆虫,这种体形看似幼小的虫子,拥有十分强劲的消化能力。黑水虻适合在25至35℃、湿度70%的环境中生活,生命周期只有30天,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能够取食并参与有机废弃物处理的阶段主要在幼虫阶段,黑水虻幼虫期约六七天,此后米黄色的幼虫就会逐渐变黑化蛹。

依靠优势繁育技术,楚虻生物主要向其他养殖基地出售幼虫,目前企业每天产出商品虫5吨,年产能约1500吨,年产值500万元左右。黑水虻养殖投入少产出高,应用前景广泛,养殖技术成熟后,企业招引当地村民参与养殖,同时跟相关餐厨公司合作,以此带动村民增收并解决厨余垃圾处理难题。

黑水虻在孵化、饲喂和加工等环节还存在技术不稳定问题,养殖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在虫卵加工环节,基地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主要依靠手工,影响黑水虻养殖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所以,黑水虻养殖还有巨大提升空间。泰州市的相关企业目前正加大科研力度,未来将通过全自动化养殖,形成动态智能控制,扩大养殖效益的同时,更好地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绿色处理。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