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聚力制造业“固本强基”,海陵蓄势冲击“千亿主城”
交汇点讯 11月11日下午,泰州市海陵区召开“冲击‘千亿主城’ 焕新‘文化古城’ 建强‘首善之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聚焦“聚力制造业‘固本强基’”主题。海陵区工信局、海陵工业园区、海陵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到会介绍海陵制造业和园区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并现场回答媒体提问。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海陵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链群培育势头良好,数实融合持续深化,产业创新更进一步,绿色发展成色更足,取得一个个亮眼成绩和创新突破。2024年,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1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9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36家,较“十三五”末净增100家。今年1-9月,全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31.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71.4亿元,增速4.5%。
强健产业“筋骨”,发展能级加速跃升。对标全省“1650”产业体系,围绕全市“大海新晨”发展蓝图,海陵区坚持以链式思维集聚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构建“新车智数”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200亿元。着力提升新材料产业优势,一批重点企业加速实现“裂变”发展。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零部件产业,拥有产业链相关企业百余家,产业规模近100亿元。智慧家电产业产值约150亿元,智能家居产业规模逐步攀升。数字经济产业,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从企业培育到生态构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落地扎根。
激活转型“引擎”,产业质态迭代升级。坚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统筹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跃升。累计创成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22个、省先进级智能工厂14个、省星级上云评定企业167家。推动规上工业企业能耗强度较十三五末下降近60%,海陵工业园区创成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实现零的突破。全区累计盘活提升低效闲置工业用地5645亩,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稳步提升至12.6万元/亩。
强劲创新“动脉”,企业发展向新而行。多措并举构建“培育-转化-升级”创新生态,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完善研发体系、集聚创新人才,梯次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开展“三首两新”申报认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引导、推动创新主体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提升自主可控创新能力。挖掘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积极构建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到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体系。
培优关键“主体”,服务生态持续优化。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实力强大的企业梯队。做大做强标杆龙头企业,培育百亿级企业2家,50亿级企业1家。持续开展“助企强链 提质增效”走访服务活动,为中小微企业打通进阶式成长“快车道”。抢抓政策机遇,助力更多企业获得资金支持。
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接续谋划“十五五”规划的蓄势发力之年。站在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海陵将乘势而上、主动而为,聚力冲刺“千亿主城”目标,全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奋力谱写海陵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锚定“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求突破。聚焦“创新驱动”核心支撑,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上见实效。筑牢“强筋壮骨”发展根基,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出硬招。
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海陵高新区坚持培育新兴产业和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双向发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导,智能家居和装备制造业为特色的“一主两特”的产业格局。未来,园区将以此为基础,推进“一片区一产业一赛道”工程,做强新能源、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重点加快构建“一区四园”协调发展新格局。海陵工业园区培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接下来将聚焦“三大方向”,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致力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 泰州姜堰:从看热闹到玩尽兴 ,新一轮“宠客模式”反响热烈2025-11-17
- 办事指南“码”上扫!百件事项“高效办”2025-11-17
- 泰州小将周慧,全运会夺金!2025-11-17
- 完全不给面子!“泰超”首轮狂进22球!2025-11-17
- 从苏轼诗中的“尔家川”到数字经济的“山水舞台”——徐州云龙湖2025-11-17
- 江苏宿迁:城乡融合绘新景 绿色发展释活力2025-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