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 | “江豚逐浪”成为亮眼的生态名片,靖江长江江豚观景平台建成开放
交汇点讯 “快看,那里有江豚!”11月7日下午,在靖江市新建成的靖江长江江豚观景平台上,江豚保护志愿者正通过平台上的30倍望远镜观测靖江段江豚。在平台一侧,还有不少摄影爱好者通过无人机、单反相机拍摄定格江豚跃出江面的精彩瞬间。
长江江豚属于“极危”物种,是目前长江中唯一存活的鲸类物种,是长江生态健康的“晴雨表”。近年来,靖江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禁渔工作,率先划定“不开发区”,着力保护生态原貌、涵养生态岸线,推进沿江区域环境整治、生态修复与文化塑造等,长江靖江段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江豚数量也逐年增多。受靖江生态环境局委托,由盐城师范学院组建的长江江豚调查队长期负责靖江段江豚调查。从2021年至今,调查队通过数百航次船只调查,并基于科学监测数据估算,靖江段江豚数量在40头以上,分为牧城公园江段和新桥江段两个族群。科研人员在靖江观测到不同族群长江江豚交流活动,发现多对“母子豚”。
靖江长江江豚观景平台位于“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上游50米,整个平台依江而建,视野开阔,平台上设有江豚主题雕塑与江豚公益知识宣传展示板,东西两侧各配备了一个30倍望远镜,方便市民群众在此观测江豚的踪影。
“观景平台的选址经过多方考量,在这里观测江豚视线清晰,能有较大概率遇上‘水中精灵’。”长江江豚靖江调查队专家汪正飞告诉记者,调查队今年初启动水下、船上、空中“三位一体”式监测,以更丰富的手段调查靖江段江豚的数量、栖息地质量、鱼类资源等基础数据。每年夏季和秋季,是观测长江江豚的最佳时间,市民和游客可来此处观测。
靖江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伟表示,靖江长江江豚观景平台的打造,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了解江豚的窗口,更通过持续监测与科普宣传,加强公众对长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未来,靖江将持续推动水域生态修复,完善观景平台配套服务,让“江豚逐浪”成为长江靖江段最亮眼的生态名片,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
- 新华日报 | 泰兴:六十万亩水稻丰收在望2025-11-10
- 新华日报 | 姜堰争做项目落地生长的“黄金推手”2025-11-10
- 【地评线】荔枝网评:全运盛典点亮湾区,同心共筑体育强国梦2025-11-10
- 【好评中国】紫金e评:进博会释放新机遇,江苏如何乘势而上2025-11-10
- 湾区潮涌聚全运,体育强国启新程2025-11-10
- “了不起的小店”创新记|稻田“指挥家”,用“科技范儿”种出金2025-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