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海陵高新区新能源产业“破局突围”

来源: 编辑:陈欢 2025-10-26 18:25:52 查看数:0

智能化转型、体系化创新、差异化定位

海陵高新区新能源产业“破局突围”

在工信部公示的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上,江苏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单晶太阳能光伏组件柔性智能工厂榜上有名;投资3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项目紧锣密鼓推进,预计达产后年开票销售可达40亿元、年综合纳税可达1.2亿元;为解决夏季电网高负荷,中城大有新型独立储能电站接受国网江苏电力调度中心调度,日调170万度电,时刻以“满电状态”保障园区企业和群众用电需求……这阵子,海陵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好戏不断。

新能源产业是我市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8+13+X”产业链群体系中的一个新兴产业板块,2030年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目标是达到1000亿元。当前,新能源产业正经历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的转型,由于颠覆性创新稀缺,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面临严重内卷。作为泰州新能源产业主要承载地,海陵高新区如何在“红海”中拼出一条路?

“破局关键在于产业高质量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飞跃,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业链各环节,提升价值链,提高附加值,拓展产业新空间。”海陵区副区长、海陵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孙乾说。

在园区引导下,新能源产业链上企业“八仙过海”,在不同细分领域各显神通,展现出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澎湃活力。

智能化生产实现生产资源的精准配置与流程优化,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投资30多亿元的隆基乐叶光伏配置16条全球先进的自动化太阳能组件生产线,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今年,公司智能制造场景提升至26个,全面覆盖工厂建设、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生产作业、经营管理、客户服务及绿色安全8大重要领域,公司还应用人工智能模型11个,将AI技术深度应用于流程优化、质量检测、故障诊断等环节,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企业运营负责人刘洁告诉记者,公司成功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目前以HPBC2.0技术平台为支点研发的行业领先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组件转换效率高达25.4%,成为行业新标杆,今年1至8月创造产值11.72亿元。

不远处的世地光伏科技(泰州)公司,车间里运转不息的流水线极具现代化大生产视觉冲击力。该公司主打产品为光伏组件接线盒,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必不可少的配套产品。“这个年产200GW的光伏组件接线盒项目,于去年7月投产,从拿地到投产仅用315天,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入规。”公司总经理刘国筛介绍,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以高智能化、高优良率和低能耗实现规模化高效生产。“目前,世地新能源是行业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接线盒企业,全流程自动化率达到95%以上,泰州公司正致力于打造业内最高标准接线盒生产基地。”

产品创新,是企业突破同质化困局的不二法宝——

由科创板上市公司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泰州海优威公司下了一盘产品创新的“大棋”。“我们推出6大先锋产品,形成自己的‘护城河’,凭借硬核研发实力走在行业前列。”泰州海优威负责人介绍,企业研发的转光膜,破解普通光伏膜1至3年衰减3%至6%的难题,25年可多发电约100万度;彩玻、彩膜产品,相比普通光伏胶膜透光率高出10%至25%,可使组件功率提高8%至20%。“目前,泰州工厂已成为上海海优威国内主要生产基地中产量最大的基地。”

现阶段,园区新能源产业链已延展至新能源装备领域。园区良好的产业氛围吸引上市企业拉普拉斯来此布局,成立嘉庚(江苏)特材有限公司。“我们专注研发制造新能源高端生产装备,依靠产品创新成长为业界头部企业,摆脱低质低价竞争。”嘉庚特材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深入研发并积极推动设备优化升级,尤其是持续推进一系列新产品上市应用,有效助推TOPCon、XBC等电池技术进一步升级迭代。“我们创新推出的全新TOPCon绕镀解决方案,革命性解决了N型TOPCon电池量产的全球性难题,已申请并获得数十项国内外核心发明专利。目前公司正对激光设备、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平台、新一代核心CVD工艺设备、钙钛矿核心真空工艺设备、新型金属化设备等领域展开前瞻研究和技术探索,力争领跑细分赛道。”

挺进高端市场,可以助力企业从“红海”跃入“蓝海”,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眼下,来自意大利的外资企业伏图拉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流水线满负荷运转。公司通过大规模设备升级,不仅大大提升了自动化生产水平,也使得产品功率更大、效率更高。公司创新推出的彩色太阳能电池组件,可与各种色彩建筑和谐相融,极富建筑美学。“欧洲市场对太阳能产品品质要求高,同时利润率也更高。我们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市场口碑很好。”公司总监沈刚祥很有信心地说,公司去年开票销售1.7亿元,今年有望突破2.3亿元,同比增长35%左右。

今年,海陵高新区正式获批为省级高新区。园区明确,将用3年左右实现“12345”经济目标,即高新技术企业达100家、规上工业企业达200家、规上工业产值超300亿元、新增市级重点项目40个以上、经济总量占全区50%,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编辑:王魁 袁婷

校对:王晶

责编:姜景旸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