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暖心答卷
为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区融媒体中心开设《一线特写》专栏,聚焦基层实践,挖掘一线故事,展现干部群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民生、创新治理等方面的生动实践,以镜头记录奋斗足迹,以图文传递时代强音,为海陵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今年
我区把优化提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作为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
目前3家服务站
已全部完成优化提升
以更完善的功能、更精准的服务
为求职者搭建起“家门口”的就业桥梁
“多亏了驿站的工作人员和社区的帮助,我们家才算熬过了最难的日子!”
近日
家住城中街道文昌社区的燕巧云
握着“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专柜员的手
激动地诉说着这份“家门口的温暖”
燕阿姨的女儿许丽(化名)患有尿毒症,需长期透析治疗,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庭经济压力较大。此前,她一直为女儿的就业问题愁眉不展,却不知如何申请帮扶。
转机出现在今年初,“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的专柜员易梦雅在日常上门摸排辖区就业困难情况时,得知了许丽的遭遇。“当时上门登记居民就业需求,燕阿姨提到女儿的病情和就业难题,我立刻记在了心上。”易梦雅回忆道。
了解情况后,她第一时间收集许丽的病历、身份证明等材料,主动对接区人社局,协助办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手续。从材料填报到审核跟进,易梦雅全程“跑腿代办”,仅用8天时间就帮许丽成功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为后续享受就业帮扶政策打下基础。
截至目前,全区已通过主动上门摸排的方式,为像许丽一样身处困境、有就业需求的群众完成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共计374人,帮助他们走出就业困境,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底气。
“以前找工作得往区里跑,现在社区就能了解岗位,还能免费咨询政策,太方便了!”
同样感受到“家门口”就业服务便利的
还有城东街道迎春社区的居民们
正在咨询灵活就业补贴的居民王婷说
社区不仅定期更新企业招聘信息
还会根据居民需求推荐合适岗位
帮她省去了不少麻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们要把服务做到居民心坎上。”城东街道迎春社区党委副书记高春华表示,社区联合“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通过“线上推送+线下服务”的方式,及时更新餐饮、家政、零售等岗位信息,同时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开展“一对一”咨询服务,累计帮助30余名居民匹配到合适岗位。“下一步,我们还会联动更多企业,开展小型招聘会,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梦’。”
近年来,区人社局聚焦居民“就业难”与企业“用工愁”,以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为关键抓手,积极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3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配置就业服务专员、人力资源机构、培训机构等专业力量,截至目前,累计协助居民申请灵活就业补贴人数139人,有效缓解了部分群体的就业压力与生活负担。
海陵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不同社区特点,服务站形成了“上门帮扶+阵地服务+技能培训+补贴申领”的多元化服务模式,既精准对接困难群体需求,又满足居民多样化求职期待。下一步,将继续整合资源,扩大服务站覆盖面,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就在身边”的便捷就业服务,让“就业幸福”成为海陵民生最温暖的底色。
- 2025“印象中国·梦启东方”短视频征集展示暨采风活动启动2025-10-20
- “十四五”总书记关心的这些事③|从“一条河”看江苏文化“两创2025-10-20
- 【对话未来】“硅”驱未来 下一代电池“心脏”的中国力量2025-10-20
- 【江海壮阔奋楫先——辉煌“十四五”回眸】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5-10-20
- 学习周历·法治思想篇|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2025-10-20
- 文化中国行|经典“逆生长”,“老戏”正年轻,紫金文化艺术节7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