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连云港赣榆:海洋产业项目“加速跑” 绘就蓝色经济新图景
(通讯员 森丽丽 张建超)金秋时节,连云港赣榆区海洋产业发展热潮涌动。海头中心渔港基础设施升级紧锣密鼓,国家级苏鲁海产品产地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项目科技赋能……一批重点项目加速落地,以“硬核”举措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为赣榆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向海图强目标注入强劲活力。
作为赣榆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一环,海头中心渔港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及整治维护项目自2023年10月开工以来,始终保持高效推进态势。该项目位于海头镇龙王河入海口至上游4.2公里处,总投资约2.6亿元,计划分三期实施,总工期3年,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投资约1.8亿元。
“当前项目二期工程已进入收官阶段,渔港综合管理中心、渔需物资仓库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收尾工作,岸线绿化工程及进港道路新建段也已同步完工。”赣榆农发工程部项目负责人曹宇轩介绍,项目一期已完成破损岸线修复300米、码头面修复57730平方米等配套建设,接下来将在9月完成二期剩余收尾工作,同步推进61.18万立方米港池航道疏浚及岸线连接桥工程招标,待10月20日汛期结束后,正式启动港池航道疏浚建设,预计2026年10月全面建成。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渔港向“平安、产业、绿色、智慧”的现代化综合渔港转型,为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渔港经济区多元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部省共建国家级苏鲁海产品产地市场建设现场,同样是一派火热景象。目前,市场1号交易大厅已完成主体工程、室外排水工程及室外道路基层,规划设计变更及初步设计全部完成,建成后,将成为辐射苏鲁地区的海产品集散核心,进一步畅通海产品流通渠道,提升赣榆海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赣榆水产苗种繁育和现代化养殖示范中心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内,清澈的水体中,高密度养殖的鱼苗肆意畅游,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水温、溶氧、pH值等关键指标,技术人员通过生物絮团技术和益生菌调控,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与零污染排放。
“目前公司三文鱼苗车间主体和设备安装已经结束,6000立方水体的三文鱼大规格苗种车间正在进行养殖生产。”连云港市赣榆农发海洋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养殖技术部副经理王刚表示,团队通过MBBR填料挂膜培养硝化细菌降解三文鱼代谢产物,结合紫外辐射、臭氧氧化等措施完成水体杀菌净化,杜绝了传统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靠科技赋能为市场提供更优质、更生态绿色健康的高品质海洋蛋白。
据悉,中心规划建设2000亩工厂化设施渔业养殖区,目前已建成8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12栋虾类养殖车间,并成功开展石斑鱼和南美白对虾示范养殖,进一步丰富了赣榆现代渔业养殖品种,完善了“苗种繁育—养殖生产—市场流通”的产业链条。
从渔港升级到市场建设,从智慧养殖到产业链完善,赣榆区正以一系列重大项目为抓手,不断探索“陆海接力+智慧渔业+绿色能源”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填补冷水鱼、名优海水鱼养殖技术与产业空白,为构建高效集约、科技赋能的海洋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助力蓝色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 全聚焦│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 “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2025-09-29
- 青春华章丨江河安澜的数字密码① 水旱灾害防御,江苏如何夺取全2025-09-29
- 文化中国行千问千寻大运河|1600年南京云锦,如何织就中华美学的2025-09-29
- 【知政晓策】江苏“地名+” 作出大文章2025-09-29
- 从苏超狂欢到《南京照相馆》冲奥,江苏文化何以出海破圈?2025-09-29
- 青春华章 | 从“生态伤疤”到“城市名片”,徐州潘安湖“涅槃重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