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新华日报|泰州:春色满园间 “海棠”破圈来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5-09-19 18:05:24 查看数:0

近日,第二届江苏早茶争霸赛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在50余家参赛早茶企业的激烈角逐中,泰州海棠春茶社凭借过硬实力脱颖而出,成功卫冕擂主之位,续写了冠军传奇。

“早点来泰州,泰州来早点。” 作为泰州早茶产业蓬勃发展的标杆,海棠春茶社自1925年创立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是什么力量,让这家百年老店穿越时光洪流,始终焕发蓬勃生机?答案,藏在它对文化的坚守、对品质的敬畏与对服务的热忱之中。

百年底蕴

以文化为根,串联时光记忆

海棠春的百年风华,始于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初心。走进坐落于泰州老街的海棠春茶社,仿佛踏入一座浓缩着岁月故事的微型历史文化博物馆。这里的每一处陈设,都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张謇,心怀家国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康熙伴读陈厚耀,泰州民盟创始人王石琴,“京师四大画家”之一凌文渊……这些历史名人与茶社几代掌柜的渊源,通过墙上悬挂的字画、珍贵的老照片与详实的介绍牌静静流淌,让食客在品味美食前,先与百年历史撞个满怀,在抚今追昔中感受泰州的人文温度。

匠心坚守

以品质为本,雕琢舌尖盛宴

对文化的恪守,让海棠春始终怀揣对品质的敬畏之心。掌柜袁海峻深谙“食养同源”之道,将中医食补理念融入菜品研发,推行“四季菜品、节令饮品”的经营模式。每到秋冬时节,温热醇厚的豆浆便成为茶社的暖心标配;而从春分至秋分,传承百年的酸梅汤则准时上线。这酸梅汤的配方,源自袁海峻外曾祖、泰州名中医陈木卿,酸甜沁凉的口感既能消暑降温、生津止渴,又不伤脾胃阳气,成为食客夏日必点的“解暑良方”。

在海棠春,与掌柜一同守护品质的,还有一群技艺精湛的匠人,其中两位70高龄的非遗传承老师傅尤为引人注目——制作干丝的刘明喜与擅长“跳面”的蒋广义。刘明喜深耕干丝制作60载,练就了一手“一骑绝尘”的刀工:一块普通豆干,经他之手先横削成20片薄如蝉翼的豆干片,再竖切成细如发丝的干丝,最终制成的烫干丝鲜嫩爽滑、细腻入味,入口满是豆香与酱香的交融。而蒋广义的“跳面”工序,更是将“食”与“艺”完美结合:他端坐于特制木棍上,以身体重量反复弹跳压制面团,这充满观赏性的动作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坚守,更让面团在反复挤压中形成细密的“呼吸孔”——用这样的面团制成的面条,口感筋道弹牙,能充分吸收泰州特色鱼汤的醇香,二者搭配堪称“天作之合”。两位老师傅带来的五味干丝与鱼汤跳面,凭借独有的风味,成为让食客魂牵梦绕的“招牌”“王牌”。

贴心服务

以需求为要,传递市井温情

海棠春的品质追求,不止于舌尖上的美味,更延伸到每一处服务细节。在泰州,多数早茶店仅供应早市,十点过后便歇业收摊,不少外地游客常因时间错过而抱憾。为了弥补这份遗憾,海棠春打破常规,成为当地少有的全天供应三餐的早茶店。无论是清晨赶来的本地食客,还是午后、傍晚抵达的外地游客,都能在这里品尝到五味干丝的爽滑、蟹黄包的暄腾、鱼汤馄饨的弹嫩。用餐结束后,不少人还会带上几盒海棠春特制的“麻饼”——自食解馋、馈赠亲友皆为佳选。这份“全年无休、全天服务”的背后,是店主与员工们日复一日的辛苦付出,只为让每一位顾客吃得放心、来得舒心。

破圈出圈

以口碑为翼,书写品牌新篇

正是这份对文化的坚守、对品质的敬畏与对服务的真诚,让海棠春成为泰州老街名副其实的“排队王”——每逢节假日,等候用餐的队伍从店内蜿蜒至街口,热闹的景象成为老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它的影响力,早已超越泰州一城,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荣誉接踵而至,是对海棠春百年坚守的最佳肯定:除了两届蝉联 “江苏早茶争霸赛”擂主,它还先后斩获“江苏省著名品牌”“江苏老字号”“江苏非遗工坊”“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州品质”等多项重量级荣誉。如今的海棠春,早已不只是一家餐饮店铺,它是泰州早茶文化的鲜活载体,是传递城市味道的一张金色名片。

春色满园间,“海棠”破圈来。百年海棠春,既承载着泰州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见证着泰州早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向世界展现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