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苏网络强省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展示|南京:“飞”出安全新模式 工程监管“更聪明”
交汇点讯 为深入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合力推进网络强省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数据局、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共同主办,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承办的2025网络强省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宣传展示活动于9月16日至19日举行。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来自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将先后走进南京、无锡、常州、南通、盐城等地一线,集中探访江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生动实践。
无人机稳稳起飞、在工地上空开启“巡航”模式。画面实时传回操控终端的同时,得益于机载算力的加持,不戴安全帽、不穿反光背心等行为会被自动识别,任何不符合现场施工安全规范的行为都会触发告警、实时记录……在南京,采访团走进中邮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看到了“聪明的”工程监管场景。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亓清华介绍,本次获评“2025江苏网络强省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十佳案例”的是“智慧工程监管低空机载AIoT终端系统”。该系统将无人机遥感、低空数字孪生、AI识别与机载边缘算力深度融合,构建了“空-地-端”一体化监管网络,精准解决了偏远复杂地形项目的“勘察难、管控难、安全难”等问题。
谈及未来发展,亓清华表示将从三方面努力将智能化做深做透。一方面,持续扩充跨运营商、跨专业的规范知识图谱,强化RAG与多智能体协同,使系统从“能查会审”进化为“能诊断、可决策、可评估”,实现“监测—诊断—处置—评估”的自治闭环。另一方面,以“低空+AIoT+数字孪生”底座向电力、公铁、市政等行业复制,形成数据、模型与算力的多行业复用,构建区域级、行业级数字监管能力。此外,继续做轻量模型和云边协同,把关键算法下沉到机载终端与边缘节点,在弱网、断网、极端气候下保持稳定识别与决策。通过强化数据确权、隐私计算与可信存证,构建“可审核、可追溯、可量化”的合规框架,推动形成工程项目的数字监管新范式。
“未来我们将把自身能力与低空经济、算力网络深度耦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迭代的数字工程治理江苏经验,推动工程治理从区域示范走向全国引领,以数字技术夯实新型基础设施的硬底座、汇聚数据要素的持续动能,以可验证的质量与效率为网络强省添砖加瓦,为网络强国筑基立柱。”亓清华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爽 喻婷 张苏宁 丁叮 姜莉
- 1平方公里=100亿美元外商投资!江苏这里凭什么?丨活力中国调研2025-09-16
- 2025江苏省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金融日”活动亮点抢先看2025-09-16
- Z世代·新职潮丨糖艺师:将甜蜜带向世界2025-09-16
- “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启动,探寻高水平对外开放的2025-09-16
- 【勇挑大梁 实干争先】江苏未来产业规模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2025-09-16
- 你的朋友圈,不止朋友在看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