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阵雨转多云 18℃~11℃

上市!上市!为什么要上市?

来源: 编辑:钱宇璇 2025-09-16 18:21:08 查看数:0

9月4日,距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不到10天,双登股份全球研发总部(新型储能零碳产业园)在姜堰经济开发区开工。其定位为“零碳技术创新高地、全球人才集聚平台”,聚焦“AIDC智算中心储能”核心领域,持续深耕“绿电+储能”技术迭代,构建“研发突破—产品迭代—产业赋能”闭环生态,打造零碳理念践行样本。

图片

资本赋能上市企业更易抓住机遇布局产业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条奋力上游的“鲤鱼”上市可谓那道决定命运的“龙门”跃过去企业便从默默无闻的“池塘”游向资本市场的“大海”

图片


合规审查倒逼内部治理

企业上市

远不止募集资金、扩大影响力

其本质是

从“自治主体”到“公众公司”的

深度重塑

“拟上市企业通常都称得上是行业内的‘尖子生’,但‘尖子生’也有不足的地方。上市过程本身也是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合规的过程,涉及环节都如同严格的标尺,驱使企业走向更高层次的规范化。因此,企业上市是一场对企业全面、深刻、严格的合规洗礼和提升驱动。”市政府副秘书长韩潮说。

图片

合规,是企业获取资本市场“入场券”的“前置门槛”。对于老企业而言,上市就更是推动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重新焕发青春活力的“强引擎”。

成立于2011年的双登股份是典型例子。其在发展之初便将上市要求视作倒逼经营合规、质态提升的核心检验标准”。公司上市后将精准聚焦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技术升级、海外市场深度拓展,以资本赋能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致力成为彰显“泰州制造”品牌影响力的标杆企业。

上市也是一次管理重塑的过程,倒逼企业内部治理现代化。尤其是对民营企业,上市必须建立起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三会一层”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管理、决策水平,进一步增强“掌舵能力”。


多重利好锻造“跃升优势”

企业成功上市后

在得到资本支持基础上

还会获得多重利好

更多要素资源

相互关联、相互强化

共同织就企业跃升综合优势

“与依赖银行贷款或私募融资相比,上市融资具有成本更低、规模更大、可持续性更强的显著优势。上市公司还可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实现再融资,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资本补充机制,助力研发创新、市场扩张、产能提升等关键领域。”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健羽说。

图片

位于中国医药城的荃信生物极具代表性。该公司2024年以“自免第一股”身份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募集资金约2.39亿港元;今年8月再向专业机构配售500万股,募资约1亿港元。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2.06亿元,同比大增359.69%。

图片

在泰州

众多上市企业争相借助资本力量

实现“撑杆跳”

先锋精科将上市募集资金投入靖江精密装配零部件制造基地扩容升级等项目建设,未来将以更强实力参与国际竞争;

中慧生物上月刚上市,将募集到的约4.31亿港元计划用于产品开发及国内外注册、工艺及商业化能力提升,从研发到营销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双乐股份上市后加速向半导体光刻胶领域拓展,向着高附加值市场“蓝海”跃进。

上市带来的品牌增值效应同样不可小觑。公开上市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信任背书,可大幅提升企业公众认知度和品牌美誉度,极大增强消费者、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信心。

图片

挂牌上市14年的精锻科技已唱出一幕“精彩大戏”:国内,在泰州、天津、宁波、重庆、上海布局产业基地;海外,在泰国、日本、新加坡和法国设立分支机构,汽车零部件合作伙伴涵盖奔驰、奥迪、宝马、福特、特斯拉等众多汽车品牌。

此外,人才吸引力提升也是企业上市收获的重要红利。上市公司可使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工具设计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包”,将人才利益与企业长期价值紧密绑定,实现双向奔赴。


资源整合完善产业生态

企业上市的本质

是优质资本与优质项目

紧密结合

“必须从战略高度审视企业上市工作,抓企业上市就是抓募投项目,就是抓项目建设中层次高、带动强、效益好的关键一环,也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个大抓’的重要一招,这些好项目本身有助于提升整体产业生态。”韩潮说。

图片

风生水起的“中国医药城板块”是最生动的注脚。该板块现拥有9家上市企业,募投资金约83.4亿元,目前总市值约544.9亿元,其募投项目不断为园区医药产业补链壮链延链。

佐剂被称为“疫苗芯片”。作为全球少数几家有能力研制及生产全系列新型佐剂的“牛企”之一,瑞科生物成功实现对“卡脖子”技术的巨大突破。2023年公司作为“新型佐剂疫苗第一股”在港上市后经紧锣密鼓建设,如今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HPV疫苗产业化基地项目已建成,可年产2000万剂九价HPV疫苗。

进入资本市场后的金迪克也在全力推进新项目。公司新建新型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车间项目,总投资6亿元,设计年产能为3000万剂四价流感疫苗,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同样,迈博太科上市募得的1.5亿美元,也主要被投入研发、产业化等项目。目前,新增产线已全部投产,产业化项目已竣工并通过GMP审查。今年1至8月,该公司开票销售3.49亿元,同比大幅攀升76.3%。

图片

上市是起点,不是终点

融资是工具,不是目的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企业正以强大的资本实力和资源调配能力,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股权投资等方式整合产业链企业,成为重塑产业格局、提升产业生态的重要力量。

华达科技上市后收购恒义工业,上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扩产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建成,年产新能源客车电池箱零部件产品40万台(套)、新增销售收入8亿元。

康为世纪与相关基金、投资公司等携手成立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重点投向生命科学、生物制造、诊断和基因细胞等前沿领域,探索发现新业务增长点,不断提升持续竞争力。

我市多家上市公司正积极寻找机遇,向上游延伸掌控核心资源与关键技术,向下游拓展打通渠道与终端服务,横向联合互补型企业强化协同效应,最终实现价值链整体跃升。

“这样的整合,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有效打通产业链‘堵点’与‘断点’,构建协同共生、韧性安全的产业环境。这有助于上市企业形成‘链主’效应,系统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成果扩散,进而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集约化迈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集群式发展。”张健羽说。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