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安全护航“数字丝路”
9月13日上午,一列承载着特殊使命的列车从昆明启程,沿中老铁路行至磨憨。该趟“云岭网安”网络安全主题宣传列车是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进基层重要活动之一。
数字动脉的“安全基因”,从主题列车到跨境铁路的实践跃迁。以主题列车为载体,将网络安全意识融入公众出行场景,这一创新实践为中老铁路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安全模板”。中老铁路作为“数字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其运营系统涉及跨境数据传输、智能调度、票务支付等核心环节,任何安全漏洞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从昆明物流信息平台的加密传输,到万象车站人脸识别系统的隐私保护,再到中老两国联合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安全基因已深深嵌入这条数字动脉的每一寸“神经末梢”。正如主题列车承载着深化区域合作的愿景,中老铁路正以安全为纽带,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数字领域的规则对接。
技术协同的“网络快车”,跨境数据流动的“安全锁”。中老铁路的数字化运营,本质上是跨国界的数据流动。通过构建“技术协同+机制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为跨境数据安全流动打造了“云南范式”。在技术层面,我国与老挝共同研发跨境数据加密协议,确保列车运行数据、乘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可见、不可改”;在机制层面,双方建立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对货运信息、票务数据等实施差异化保护。“技术筑底、机制护航”的模式,既保障了数据流通效率,又筑牢了安全防线。其实,网络安全与发展并非对立,而是可以通过创新实现动态平衡。
应急响应的“区域共识”,从单边防御到共治共享。中老铁路的跨国属性,决定了其网络安全必须突破单边防御的局限,构建共治共享的应急响应体系。云南牵头建立“中老铁路网络安全联合指挥中心”,整合两国技术资源,实现威胁情报实时共享、攻击溯源协同处置。“平时联训、战时联动”的模式,有力提升了铁路自身的安全韧性,更为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样本。随着应急响应机制的深化,中老铁路正从“物理连接”迈向“安全互联”。
命运与共的“数字未来”,安全底座上的合作升级。中老铁路的网络安全实践,本质上是“数字丝绸之路”安全合作的缩影。云南以区位优势为支点,通过创新载体、技术协同、机制构建,为区域数字合作装上了“安全阀”。随着中老泰铁路的延伸、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的打通,网络安全合作将向更深层次拓展。从数据安全扩展到人工智能治理,从应急响应升级到标准制定,从双边合作延伸到多边机制。这条由安全护航的“钢铁驼队”,终将承载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对互信共治、安全有序网络空间的共同期待,驶向更加广阔的数字未来。
当主题列车的灯光照亮中老铁路的夜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钢铁与数据的交融,更是一个安全为基、合作共赢的数字时代正在到来。在这条由安全护航的“数字丝路”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正以更稳健的姿态,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刘杰)
- 开学季·评论员想对你说③|自护:为身心计,做时间友2025-09-16
- 漫评:让“菜篮子”“果盘子”真正鼓起农民“钱袋子”2025-09-16
- 漫评:再为网络安全加1度2025-09-16
- 【好评中国】紫金e评:有“服”共享,从服贸会感受开放的中国2025-09-16
- 【地评线】荔枝网评:凝聚合力,共筑网络安全“防火墙”2025-09-16
- “两山”理念江苏实践|姜堰溱湖凭借好生态,捧上旅游“金饭碗”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