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光”到“储绿”,泰兴绿能涌动
在曲霞镇朱圩村的鱼塘水面上,成片的光伏板正源源不断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这一“渔光互补”项目年发电量可达1500万度,是我市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政策激励下,我市《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等文件精准发力,有效激发了企业参与绿色转型的积极性。2024年,两个总投资达20亿元的环境导向开发模式项目成功落地,全市光伏发电量突破6.86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应用已从“试点探索”变为“行业常态”,为产业生态注入持久绿色动能。

“十三五”以来,我市城镇新建建筑绿色标准执行率从53%跃升至100%,实现全域覆盖。市中医院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成为全省示范标杆,泰兴经济开发区自来水厂二期综合楼更是摘得中瑞零碳示范工程称号。近5年,我市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达125万平方米,水处理设备、烟气治理技术、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研发制造企业加速集聚,形成了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绿色产业生态。

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固废处置、长江水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我市环境监管从“人防”向“智防”跨越。通过远程监控、智能分析等技术,执法人员可精准锁定企业环境问题,实现“靶向整改”;环境信用评价制度覆盖全市1710家企业,以信用杠杆倒逼企业自觉守法;工业园区常态化开展三级防控体系应急演练,让生态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孙萍
- 过节贵在“过洁”2025-10-02
- 青春华章丨“双节”我在岗,青春奋斗与国同行2025-10-02
- 青春华章丨实业报国,让青春与新时代“双向奔赴”2025-10-02
- 青春华章丨我苏青评:从雪山到大海,一滴水的旅程2025-10-02
- 青春华章丨荔枝网评:守护江淮“非遗种子”,让华夏文明更璀璨2025-10-02
- 青春华章|以水为师,汲取奋进力量2025-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