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从“苏大之美”看“苏州之美”
暑期江南,游人如织,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这座百年学府内,处处涌动着八方来客的身影。古朴厚重的东吴门下,学子们驻足打卡,让青春之志与历史风骨在此定格交融;绿意盎然的情人坡上,孩童们雀跃奔跑,清脆笑声与百年红楼交织成生机勃勃的画卷……自7月10日学校开放天赐庄校区以来,这些动人场景已悄然融入古城日常,成为城市一道充满活力的风景线。
作为苏州最具历史底蕴与学术声望的高等学府,苏州大学近年来不断推进校园开放,充分激活并高效利用学校文化资源,积极融入城市发展大局。截至目前,天赐庄校区已接待访客25万人次,高峰期日接待量突破1.5万人次。当校园的边界逐渐消融,这座百年学府正以开放包容之姿,深度融入苏州城市的文化血脉中,成为人人可享、滋养心灵的文旅新地标。
校园开放迎八方,文化漫游成假期新风尚
上午9点多,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北大门入口处,等待入校的访客早已排好长队、翘首以待。市民赵女士正是对苏大校园满怀憧憬的一员,在关注到校园开放信息后就立即预约了参观时间。“平时只能隔着校门远远看一眼,这次终于能近距离感受一下校园氛围。”行走在绿树成荫的校道上,她的脸上满是惊喜与赞叹,“整个校园都是古色古香的,真的太美了!”此刻,寻常校园路已成了圆梦打卡地。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赐庄校区内古建林立,红砖小楼间,处处流动着姑苏古城的千年文气与近代教育的历史回响,是许多市民游客心之向往的地方。
为了能在此次校园开放期间带给访客更好的参观体验,苏州大学精心规划了校园“1小时游览方案”和“2小时游览方案”两条参观线路,在校园内串起一条“文化游廊”,满足不同人群的游览需求。
跟随线路信步于校园内,可以看到檐角飞翘的文星阁默默矗立,绿草茵茵的情人坡在阳光下满是生机,还有沐浴百年风雨的东吴门、极具西式建筑风格的红楼……一步一景,皆是游人驻足的理由。
参观人群中有不少家长都带着孩子,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这座百年学府的认可与向往。“我觉得苏大的环境特别好,要是孩子未来能在苏大读书、在苏州工作,那可太棒了!”在园区工作的韦先生趁着假期带女儿来天赐庄校区逛逛,也为孩子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
许多省内外游客也趁着暑期纷至沓来,来自云南的林晓丽与家人一起在东吴门前合影留念,笑容里是藏不住的欣喜,“这里没有景区的喧嚣拥挤,还能在校园的林荫道、藏着故事的老建筑里给身心充充电,感受知识的熏陶与文化的沉淀。”
温情守护“人从众”,精细管理诠释待客之道
当开放的校园迎来远近游人的热情奔赴,苏大将以人为本的“底色”浸润校园的每个角落,以精细化的管理服务回应着市民游客在预约时种下的期待。
针对校园开放与校内常态化秩序的平衡保障,学校保卫处制定了分区管理和动态响应计划,打出了一套聚焦精准服务的“组合拳”:高峰期增开入校通道,将主要通道优先让予游客;对情人坡等核心游览区实行交通管控,设置固定岗哨保障游客安全;巡逻人数动态调整,加派临时巡逻车增强巡逻力度,及时回应游客需求等。
这张“服务网”兜住了许多焦灼时刻,也留下了许多温暖瞬间。毕业于王健法学院的校友张桃桃对此深有感触,这位定居南京的校友在返校游玩时,不慎遗失了身份证,眼看下午返程高铁在即,焦急万分的她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北大门保卫岗亭求助。
经过保卫处工作群内多方线索汇总,被热心游客捡到的证件最终赶在张桃桃动身返程前交还到了她的手上。
这样的故事在校园开放期间还有许多:游客扭伤脚踝,校卫队员立刻驱车将其送往医院;孩童在校内走失,队员紧急出动寻找;校内发现遗失物,队员留下纸条指引游客取回……点滴瞬间,共同勾勒出苏大校园管理中秩序与温情并行的人文气度。
今年暑期,苏州大学还首次面向游客开放食堂,开通便捷的移动支付通道,增设餐位满足游客需求。后勤管理处还在每个食堂提供免费降暑饮品、茶水和应急药箱,让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参观中多了份安心与暖意。
名校名城同发展,校园成为“文化会客厅”
苏大校园的开放,绝非仅仅是物理空间的简单共享。校园开放以来,学校在后勤安全保障方面持续加大力度,校内众多部门和干部职工默默坚守岗位,为校园的平稳运行和游客的安全体验保驾护航。学校与东吴财险联合推出了“苏大访客保”,为每一位来访者提供全程的安全守护,让游客们能够安心游览,尽情领略苏大的魅力。
当苏大之美走出象牙塔,那些深藏其间的江南文脉、教育传承与青春活力,都成为市民游客可知可感的文化滋养。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平台上,“苏大开放日”“最美大学校园”等话题热度持续攀升。游人镜头里的情人坡绿浪、方塔夕照、钟楼光影,与学校食堂“5角钱一份的白菜”“1.5元一份的土豆丝”一同刷屏,还有苏大学子热情引导、敬业保安温情守护等暖心故事数不胜数。
百年苏大的建筑之美、人文之韵、舌尖之味,正通过无数真实分享,被编织成一张闪亮的城市文旅新名片传遍四方。这股掀起的体验热潮,正是苏州大学与苏州这座城市血脉相连、文化相融的生动注脚。
“上午在校园里参观历史古建,下午去旁边的仓街、相门城墙打卡,晚上还能逛逛平江路。”从上海专程赶来参观苏大的文艺爱好者冯贤说,“逛完学校逛古城,一脉相承的文化体验无缝衔接,这样的苏州很有魅力。”
“校园开放,是学校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扎根于苏州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苏州大学将以更开放的姿态,让校园成为连接苏大与苏州市民的‘文化会客厅’。”苏州大学校长张桥表示,未来学校还将紧扣苏州发展的脉搏,拿出最大的诚意,付出最扎实的行动,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当好苏州发展的“人才库”“创新源”和“文化芯”,为苏州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苏大力量。
(苏报记者 刘欣雨 通讯员 姚臻 张东润)
- 江苏大丰:百亩荒地变身“艾草银行” 村民乐享“绿色提款机”2025-08-22
- 江苏扬州:200余台青齐聚“月亮城”,共绘文化创新“同心圆”2025-08-22
- 江苏无锡:全面解码城市基因,在“读城”中重新认识这座城2025-08-22
- 江苏镇江:从江底到球场 一粒砂子的“苏超”之旅2025-08-22
- 生产“废水”变发展“活水” 连云港打造再生水利用“样本”2025-08-22
- 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宁闭幕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