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从“物理聚合”到“化学融合” 力促群众诉求“一站办”
近年来,泰州市海陵区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基础上,不断整合资源、聚集合力、优化机制,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今年上半年,全区各级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1.2万人次,受理矛盾纠纷4120件,95%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资源整合,力促群众诉求“一站办”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赔偿金,感谢法官、感谢调解员!”近日,泰州市海陵区综治中心速裁团队通过“云调解”平台远程指导,仅用一个小时,就协助九龙镇成功化解了一起因水管破裂引发的邻里纠纷。“这起纠纷真正需要修复和赔偿的损失金额不大,如果通过诉讼,走鉴定评估程序,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会远高于调解金额。”速裁团队负责人张超说。
如今,海陵区群众表达诉求、解决矛盾迎来“省心模式”——不用多头跑、不用反复问,只要迈进海陵区综治中心的大门,就能享受“一站式”解纷服务。
中心采取整建制或团队入驻方式,整合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非诉讼服务、信访接待、行政争议化解6个中心相关功能,常驻和轮驻部门共计20家,实现了多中心合一、多部门聚合、多功能一体,让分散的治理资源握指成拳。
中心设置引导受理、法律服务、多元化解、诉讼服务、指挥调度、集中办公6大服务区,以及来访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诉讼服务、检察服务、综合协调等12个业务窗口,全面满足群众“想访”“想诉”“想调”“想助”等多样需求。
完善访调、检调、诉调、公调、专调“五调”对接,设立涉法涉诉、商事、劳动争议、合同、侵权、物业等12个专业调解室,对于不适宜调解或者当事人不愿意调解的纠纷,及时运用法律援助、信访接待、速裁快审等方式,推动矛盾纠纷“闭环处置”。
多元共治,跑出协同破题“加速度”
在某时装公司老板失联、百名职工围堵厂门讨薪、企业濒临破产之际,海陵区综治中心迅速牵头成立攻坚小组,联动政协、法院、检察、人社跨部门协同,不仅在60天内为110名职工追回欠薪41万元,也使企业免于千万违约金,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而这得益于海陵区综治中心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复杂疑难问题挂榜、揭榜和评榜制;引导鼓励律师、老干部、媒体大V等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化解、矛盾调解,并根据工作实效,给予“一事一奖”;创设“同心助力”社会治理工作室,网络大V通过“网格+网络”双通道收集民意、引导舆论、化解矛盾;建立“协商+调解”工作模式,遴选42名政协委员组成调解团队和智库团队,为实现多元解纷提供强大力量支撑……相关做法获评2024年度全省政协工作创新案例。
凝聚多元力量,完善会商会办机制,侧重为全区4类重点问题“把脉问诊”:对于“社会风险性”问题,实施提级挂牌,坚决防止激化成群体性事件;对于“疑难复杂性”问题,实施提级协调,汇聚多元力量集中攻坚;对于“新生典型性”问题,实施提级指导,探索形成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于“历史遗留性”问题,实施提级督办,力促陈年积案清仓见底。
智慧赋能,推动智慧治理“全覆盖”
2025年4月,在“海陵政法通”信息化平台上,“停车”“物业”等词热度飙升,综合网友发帖反映情况和网格员线下核实信息,查明原来是某小区业主因物业增设地下车库道闸产生不满,相继在网络平台发声,也有人向网格员反映情况。当这些信息汇聚到“海陵政法通”平台后,AI经过算力研判,自动生成矛盾风险等级研判。随后中心启动相应机制,将该矛盾派发给事发街道和相关管理部门会商解决,实现“风险早捕捉、矛盾早介入”。
“海陵政法通”智能系统汇聚了来电来访、网格排查、12345热线、110非警务、“苏解纷”、“阳光信访”登记等各类数据,建立“系统录入、智能派单、督查督办、办结反馈”工作模式,实现对诉求办理的全程跟踪、闭环管理和精准追溯。今年以来,平台有90%左右的事件由AI自动分流、智能派单、提醒督办。此外,连续三年实施新一代雪亮技防工程,1万多个终端全部接入“海陵政法通”信息平台,全面增强社会治安掌控力。
当前,泰州市海陵区已建成包含基础信息、重点群体、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在内的全量数据库,同时,打造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中心、政法融媒云平台,对网络信息24小时巡查监测。
- 【好评中国】紫金e评:让感动在心中升腾,激荡更多向善向上向前2025-08-18
- 【理响中国中国式现代化请回答】荔枝理论:“两山”照万家,从文2025-08-18
- 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拥抱世界2025-08-18
- 这家企业,为何整体搬迁至医药高新区(高港区)?2025-08-18
- 央视关注!姜堰这口鲜藏不住了!2025-08-18
- 市互联网行业党委(扩大)会议召开202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