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村·新实践 | 江苏贾汪这个村,为什么“出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为全面展现徐州老区村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多元化路径与鲜活现实图景,徐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徐州市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促进会,共同发起“老区村·新实践”融媒体新闻行动。
此次活动立足徐州深厚红色文化底蕴,讲好老区村发展故事,生动呈现抗战胜利80年来老区村的历史巨变,系统梳理红色文化基因与新时代发展的融合路径,全面展示老区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涌现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果、呈现的新面貌,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凝聚精神力量、注入奋进动能。

许阳,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既有烽火岁月中运河支队留下的红色记忆,也有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当历史与现实在此交汇,一幅“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督公湖畔,许阳村南涧溪自然村内,14级青石台阶引人走向两间静立的老屋。市、区老促会联合立下的红色资源保护性标志碑矗立一旁。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这里被列为徐州新发现,是抗战时期运河支队英勇斗争的历史见证。
主室二楼保留着当年的瞭望孔,墙上老照片记录着运河支队的英勇事迹。许阳村党总支书记鹿丙道介绍:“这里原是贾汪鹿姓祖屋,抗战时建为炮楼。运河支队成立后,鹿家子弟和村里的热血青年积极参加,南北许阳村成为重要活动基点村。陈毅曾赞誉‘运河支队可以写成一部大书’,罗荣桓称其为‘敢在鬼子头上跳舞’的英雄部队。”
2017年修缮后,这处旧址被赋予新的使命——红色村史馆、许阳村党群服务点和涧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从红色历史中走来,许阳村在绿水青山间开辟特色发展路。
大洞山南麓,数千只茱萸山地小公鸡在林间撒欢。“鸡司令”王振强一声召唤,鸡群飞奔抢食。“这些‘运动健将’只喂碎玉米和麸皮,满山跑,还自己觅食。”王振强自豪地说。许阳村严格规范养殖标准:180天以上生长周期、纯粮喂养、山地放养。
“去年靠养鸡,村集体增收了10万元。”鹿丙道表示。在茱萸山街道引导下,辖区所有行政村均开始养殖,规模约6万只。茱萸山地小公鸡已成为贾汪美食名片,入选江苏省百道乡土地标菜,获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
产业发展的连锁效应正在显现。山东人徐大环看中了这里的优质食材,2018年在磨石塘创办“环姐辣子鸡”店:“这鸡肉质鲜嫩,香而不柴,做辣子鸡绝佳!”如今,磨石塘炒鸡一条街已有8家院落式炒鸡店,形成“柴火灶+大铁锅+秘制酱料”特色美食集聚区,吸引游客体验抓鸡、赏景、品鲜。
许阳村的产业版图日益丰富:青鸾农业科技(徐州)有限公司的智慧大棚里,手机App可远程控制通风、浇水和施肥。园区采用“党建引领+村企联建”模式,村民鹿翩等在家门口就业:“顾家挣钱两不误,忙时一天挣120多元!”
村民房前屋后46个锦鲤养殖池波光粼粼。村民王素磊说:“养殖锦鲤简单省心,一年净赚4000元。”村里推行“村集体+农户+企业”模式,锦鲤文化产业园提供鱼苗和鱼病防治技术,农户养殖,村委会管理,公司回收。金鱼等观赏鱼养殖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被凤鸣海、督公湖、大洞山三大景区环抱的许阳村,拥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先后获评“徐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茱萸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明虎表示,将持续赓续红色血脉,坚持“村集体+农户+企业”模式,促进农文旅融合,拓宽增收渠道,实现村强民富产业兴,“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绿色产业强起来、文旅品牌响起来”。
山风拂过,带来阵阵花椒清香。许阳村的故事,恰如当年那棵陈毅拴马槐——根植红土,枝展蓝天。在这里,伟大抗战精神化作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革命先辈憧憬的“幸福生活”,正由新时代奋斗者们一笔笔绘就。
记者:李权 张雷 刘冰
编辑:哈晓蕊
- 江苏南京:车间里看“别样风景”,触摸产业活力“脉搏”2025-08-02
- 江苏盐城:5.9%,亮出发展“新”成色 - 盐城新闻网2025-08-02
- 江苏无锡:量质齐升的5.3%增速,经济“半年报”背后的“稳”“新2025-08-02
- 江苏苏州:重温烽火岁月 汲取前行力量2025-08-02
- 2025年上半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1.8%2025-08-02
- 江苏开展多彩活动致敬“最可爱的人”2025-08-02